河北真像寺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太行山余脉的风景区内,背山面水,环境清幽,是一座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古老佛教寺院,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寺院因供奉一尊明代彩绘木雕“真像观音”而得名,历经岁月沧桑,几经修缮与复建,如今已成为集宗教修行、文化传承、慈善公益于一体的佛教活动场所,而寺中的法师们则以深厚的佛学修养、慈悲济世的情怀,守护着这片 spiritual 道场,成为当地信众心中的精神指引。
真像寺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永乐年间,据寺内现存古碑记载,当时由高僧法智大师发起筹建,初名“观音禅院”,寺院依山而建,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建筑,两侧配有钟鼓楼、客堂、斋堂、僧舍等,整体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明清两代,寺院香火鼎盛,僧众云集,不仅是修行参禅的圣地,更是周边文人墨客雅集之地,留下了诸多诗词碑刻,清末民初,因战乱频仍,寺院逐渐衰落,殿堂多有损毁,改革开放后,在国家宗教政策的支持下,当地信众与政府合力修复寺院,198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正式恢复宗教活动,并更名为“真像寺”。
现任真像寺住持为释慧明法师,1965年出生于河北保定,1988年于五台山普化寺出家,师从上妙下下老和尚,后在中国佛学院深造,专研佛法与传统文化,慧明法师自2010年住持真像寺以来,秉持“人间佛教”理念,致力于寺院建设、僧伽教育与慈善事业,他常说:“佛法不离世间觉,修行不能脱离众生。”在日常修行中,法师坚持早晚课诵、过斋、坐禅,严格遵循丛林制度;同时注重佛学教育,定期为信众讲经说法,内容涵盖《心经》《金刚经》《法华经》等经典,并结合现代生活阐释佛法智慧,让古老的教义焕发新的生机,在他的带领下,真像寺形成了一套“解行并重、悲智双运”的修行体系,僧众们既精进于内证,也积极服务社会。
真像寺的法师团队现有僧众二十余人,年龄结构合理,既有修行数十载的老法师,也有毕业于佛学院的中青年僧才,他们各司其职,共护道场:知客师负责接待信众、维护寺院秩序;维那师引领法会共修,确保梵音清净;典座师精心调配斋饭,践行“过堂五观”的饮食禅;还有法师负责寺院绿化、文物保护等工作,日常忙碌而有序,每逢佛教节日,如春节、佛诞日、盂兰盆节等,寺院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法师们带领信众诵经、礼佛、放生、供灯,场面庄严殊胜,吸引众多信众参与,寺院还开设了“禅修体验营”“佛学基础班”等公益课程,面向社会大众普及佛教文化,引导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在慈善公益方面,真像寺法师们始终践行“慈悲济世”的佛教精神,2016年,寺院发起“真像慈善基金”,累计资助贫困学生百余人,帮扶孤寡老人五十余户,还为灾区捐款捐物,每年冬季,法师们都会组织“冬日送暖”活动,为环卫工人、困难群众送去棉衣、米面等物资;疫情期间,寺院主动暂停开放,但法师们带头捐款捐物,并录制线上法会视频,为信众提供精神慰藉,慧明法师常说:“慈善不是简单的施舍,而是唤醒每个人内心的慈悲。”通过这些行动,真像寺法师们将佛法中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寺院的文化传承工作也颇具特色,真像寺内保存有明代彩绘木雕“真像观音”像,高约1.8米,面容慈悲,衣袂飘飘,雕刻工艺精湛,被列为国家二级文物,为保护这一珍贵文物,寺院专门设立了文物展室,定期对信众开放,寺中还收藏有明清时期的佛经、碑刻、法器等文物,其中一部明代《龙藏》经卷,虽历经数百年,仍字迹清晰,保存完好,近年来,寺院还开展了“佛教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法师走进中小学,讲解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真像寺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也定期推送佛学文章、寺院动态,让更多人了解佛教文化。
以下是真像寺的基本信息概览:
项目 | |
---|---|
建寺年代 |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 |
地理位置 |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太行山风景区内 |
现任住持 | 释慧明法师 |
主要殿堂 | 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 |
特色文物 | 明代彩绘木雕“真像观音”像、明代《龙藏》经卷、明清碑刻 |
核心活动 | 每日早晚课诵、周末佛学讲座、节日法会(佛诞、盂兰盆节等)、禅修体验营、慈善公益活动 |
相关问答FAQs
问:真像寺是否对外开放?参观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真像寺全年对外开放,每日开放时间为8:00-17:00(冬季)、8:00-17:30(夏季),参观时需遵守寺院规矩:进入殿堂需脱帽、穿着得体(不穿短裤、短裙、拖鞋),殿堂内不拍照、不喧哗,不随意触碰佛像及供品;在寺院内行走应沿左侧通行,过堂(用餐)时可根据寺院安排随喜参与,但需遵守“止语”规矩,寺院为宗教活动场所,请勿在非指定区域吸烟、乱扔垃圾,共同维护清净庄严的道场环境。
问:真像寺的禅修课程如何报名?是否需要佛教基础?
答:真像寺每月定期举办“周末禅修体验营”,面向社会大众开放,无需佛教基础,报名可通过寺院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提交信息(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寺院会在开营前3天确认录取,禅修期间,学员需遵守寺院作息,全程参与早晚课、坐禅、行禅、开示等活动,食宿由寺院统一安排(免费随喜,也可自愿供养),课程内容包含基础禅修方法、佛学基础知识、过堂体验等,旨在帮助初学者了解禅修、调伏身心,有严重疾病或精神障碍者不建议报名,未成年人需监护人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