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这座雪域高原上的圣城,不仅是藏文化的核心载体,更是藏传佛教的信仰中心,千百年来,无数寺庙在这里拔地而起,承载着宗教、历史与文化的厚重记忆,八座寺庙因其独特的地位、深远的影响和鲜明的特色,成为拉萨乃至整个藏传佛教世界的瑰宝,它们如同八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拉萨的山水之间,指引着无数信徒的心灵方向,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
大昭寺无疑是这八座寺庙中最为核心的存在,始建于7世纪中叶,由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而建,这座寺庙不仅见证了唐蕃和亲的千古佳话,更因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觉沃佛”而成为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中的圣地”,大昭寺的建筑融合了藏、汉、尼泊尔、印度等多种风格,主殿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殿内的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等,生动记录了千年的历史变迁,每天清晨,来自各地的信徒以身体丈量着地面,沿着转经道虔诚叩拜,那绵长的诵经声与转经筒的转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拉萨最动人的晨曲。
与大昭寺遥相呼应的是小昭寺,同样由松赞干布建于7世纪中叶,最初是为文成公主供奉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而建,尽管后来8岁等身像移至大昭寺,小昭寺依然是藏传佛教的重要道场,其建筑早期以汉式风格为主,后经改建融合了藏式特色,主殿供奉着弥勒佛和文成公主带来的铜像,小昭寺的僧人修习的是以密宗为主的经典,寺内的“觉康佛殿”虽不及大昭寺觉沃佛那般闻名,却也常年香火不断,吸引着信徒前来祈福。
哲蚌寺则是格鲁派(黄教)最大的寺庙,始建于1416年,由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创建,寺庙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在山脚下铺展,远望如一座巨大的山城,因此得名“哲蚌”(意为“堆米”),寺内的“甘丹颇章”曾是五世达赖喇嘛的早期驻地,也是西藏地方政府的起源地之一,哲蚌寺最负盛名的,是每年藏历正月三十日的“展佛”活动,巨大的唐卡佛像在晒佛台上徐徐展开,信徒们纷纷顶礼膜拜,场面震撼人心,寺内的“措钦大殿”内保存着大量精美的壁画和佛像,弥勒殿”的强巴佛铜像高达9米,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色拉寺与哲蚌寺、甘丹寺并称“拉萨三大寺”,同样是格鲁派的标志性寺庙,始建于1419年,由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主持修建,色拉寺以“辩经”闻名于世,每天下午,寺内的辩经场上都会聚集数百名僧人,他们或坐或立,以夸张的手势和激烈的言辞探讨佛理,这种独特的“辩经文化”成为色拉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寺内主要建筑有“麦扎仓”“吉扎仓”“阿巴扎仓”三大扎仓(学院),麦扎仓”是最大的学院,内供宗喀巴大师的铜像,色拉寺还以“马头金刚”和“胜乐金刚”的密宗修习著称,吸引着众多密宗信徒前来朝拜。
甘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寺,由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亲自创建,位于拉萨达孜区拉萨河南岸的旺古尔山坳中,作为格鲁派六大寺庙中最早的一座,甘丹寺在藏传佛教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寺内“措钦大殿”的“宗喀巴灵塔”用银皮包裹,镶嵌着珠宝,供奉着宗喀巴大师的肉身舍利,是信徒们朝拜的圣地,甘丹寺的建筑布局严谨,主要建筑包括“夏孜扎仓”“绛孜扎仓”两大扎仓,寺内保存有大量宗喀巴大师的著作和唐卡壁画,甘丹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的“燃灯节”,这里会举行盛大的纪念宗喀巴圆寂的活动,寺庙内外点燃无数酥油灯,犹如繁星落地,场面极为壮观。
楚布寺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是噶举派(黑帽系)的主寺,由第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于1189年创建,作为藏传佛教最早开始活佛转世制度的寺庙,楚布寺在藏传佛教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寺内的“拉让”是历代噶玛巴的驻锡地,建筑宏伟,融合了藏、汉、尼泊尔等多种风格,楚布寺最著名的景点是“江浦神迹寺”,寺内保存着第一世噶玛巴修行时的山洞和脚印,以及众多珍贵的文物和唐卡,楚布寺还以“楚布河”的圣水和“跳神仪式”闻名,每年藏历新年初三,寺内会举行盛大的“羌姆”跳神活动,僧人们戴着面具,跳起驱邪祈福的舞蹈,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观看。
扎基寺是拉萨市内唯一的财神庙,位于拉萨城西的扎基路上,始建于18世纪,由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主持修建,虽然规模不大,但扎基寺的香火却异常旺盛,尤其受到商人和普通信徒的青睐,寺内主供“扎基拉姆”(财神天母),据说她能赐予信徒财富和好运,每天清晨,信徒们会带着青稞酒、酥油茶和哈达来到扎基寺,向扎基拉姆敬献供品,祈求财运亨通,与其他寺庙庄严肃穆的氛围不同,扎基寺的气氛更为轻松活泼,信徒们在这里既可以虔诚祈祷,也可以感受到世俗生活的烟火气息。
帕邦喀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娘热沟深处,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修行圣地,相传由松赞干布主持修建,是藏传佛教“前弘期”的重要场所,帕邦喀最著名的建筑是“帕邦喀石窟”,相传松赞干布曾在此修行,并在此颁布了藏文第一部法典,寺内保存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以及大量珍贵的壁画和唐卡,帕邦喀壁画”描绘了松赞干布统一西藏的历史场景,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由于地处偏僻,帕邦喀的游客相对较少,却也因此保留了更为原始的宗教氛围,是体验藏传佛教修行生活的绝佳去处。
这八座寺庙,有的建于吐蕃王朝时期,有的创建于后弘期的高峰,有的以宗教地位著称,有的以建筑艺术闻名,有的则以独特的文化习俗吸引着世人,它们不仅是藏传佛教的信仰载体,更是西藏历史、文化、艺术的活化石,每座寺庙都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着拉萨的兴衰变迁;每座寺庙都如同一座艺术的殿堂,展现着藏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拉萨,走进这些寺庙,就是走进一段历史,一种信仰,一个文化的灵魂深处。
寺庙名称 | 建造年代 | 所属教派 | 主要供奉佛像 | 核心特色 |
---|---|---|---|---|
大昭寺 | 7世纪中叶 | 藏传佛教各派 | 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觉沃佛) | “圣地中的圣地”,汉藏尼建筑融合,壁画历史价值高 |
小昭寺 | 7世纪中叶 | 格鲁派等 | 弥勒佛、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曾供) | 早期汉式风格,文成公主主持建造,密宗修习地 |
哲蚌寺 | 1416年 | 格鲁派 | 强巴佛、宗喀巴像 | 格鲁派最大寺庙,“展佛”活动,甘丹颇章宫殿 |
色拉寺 | 1419年 | 格鲁派 | 马头金刚、宗喀巴像 | “三大寺”之一,辩经文化闻名,密宗修习中心 |
甘丹寺 | 1409年 | 格鲁派 | 宗喀巴肉身灵塔 | 格鲁派祖寺,“燃灯节”纪念宗喀巴,壁画艺术精湛 |
楚布寺 | 1189年 | 噶举派 | 噶玛巴银质灵塔 | 活佛转世制度起源地,“羌姆”跳神活动,江浦神迹 |
扎基寺 | 18世纪 | 民间信仰 | 扎基拉姆(财神天母) | 拉萨唯一财神庙,求财信仰兴盛,香火旺盛 |
帕邦喀 | 7世纪 | 藏传佛教 |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 | “前弘期”圣地,石窟修行地,壁画描绘统一西藏历史 |
FAQs
问:初次到拉萨,八座寺庙中优先推荐哪三座?为什么?
答:初次到拉萨,建议优先推荐大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大昭寺是藏传佛教的核心,能最直观地感受信徒的虔诚与拉萨的信仰氛围;哲蚌寺规模宏大,其“展佛”活动和建筑群令人震撼,是了解格鲁派历史与文化的窗口;色拉寺的辩经场充满动态活力,僧人们的辩经场景生动展现了藏传佛教的宗教生活,是体验“活态文化”的最佳去处。
问: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历史和宗教功能上有何不同?
答:历史背景上,大昭寺由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而建,最初供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小昭寺则由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最初供奉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后因尺尊公主原因移至大昭寺),宗教功能上,大昭寺是“万寺之主”,藏传佛教各派共同尊崇,是信徒朝圣的终极目标;小昭寺早期地位崇高,后成为格鲁派重要寺庙,主供弥勒佛和密宗护法神,宗教地位略次于大昭寺,但仍是拉萨重要的宗教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