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川西平原腹地的圣泉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这座古刹因寺后有一泓清泉,常年不涸,被视为“圣泉”,寺名由此而来,千年间,圣泉寺历经兴衰,却始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灵秀的山水风光,成为周边民众祈福朝圣、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而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圣泉寺庙会,更是集宗教、民俗、美食、娱乐于一体,成为川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2018年的圣泉寺庙会,以“祈福迎春·传承千年”为主题,在保留传统内核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别具韵味的文化盛宴。
2018圣泉寺庙会: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2018年圣泉寺庙会于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二十(公历2月16日至3月6日)举行,历时20天,由圣泉寺管委会、当地文旅局联合主办,活动覆盖寺庙核心区、文化广场、民俗街及圣泉周边区域,日均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最高单日达5万人次,成为当年川西地区春节文旅活动的亮点。
庙会核心活动:民俗与信仰的交织
庙会的核心在于“祈福”与“民俗”的融合,2018年圣泉寺庙会围绕这一核心,设置了五大板块活动,让游客在体验传统年味的同时,感受宗教文化的庄严与民俗生活的鲜活。
祈福纳祥系列
作为千年古刹,圣泉寺的祈福活动始终是庙会的重头戏,2018年春节期间,寺庙每日举行早课、大悲法会、新春祈福法会,僧侣诵经祈福,信众可参与上香、供灯、系红绳、写祈福牌等传统仪式。“新年撞钟”活动尤为受欢迎——寺内古钟铸造于明代,相传敲响钟声可消灾纳福,庙会期间每日子时(零点)开放“第一钟”,游客需提前预约,参与者在108响钟声中迎接新春,寓意“辞旧岁、迎新年”,寺内“圣泉”边设有“取圣水”环节,信众用寺方提供的净水瓶取水,寓意“饮圣泉、得安康”,每日限量供应,数百人排队等候成为常态。
民俗展演荟萃
民俗展演是庙会的“人气担当”,2018年圣泉寺庙会邀请了川内多地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团体,呈现了一场原汁原味的川西民俗盛宴。
- 传统歌舞: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文化广场上演“舞龙舞狮”,其中来自成都周边的“金龙队”和“醒狮队”配合锣鼓声,时而翻腾跳跃,时而盘旋登高,引来阵阵喝彩;晚间则有“川剧变脸”“滚灯”等经典剧目,演员在舞台上瞬间变换脸谱、头顶油灯翩翩起舞,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国粹”魅力。
- 民间技艺:民俗街设置了“非遗展示区”,糖画艺人以勺为笔、以糖为墨,现场绘制十二生肖、福字等图案;竹编艺人用细竹条编织出鸟笼、花篮等生活用品,并手把手教小朋友体验“竹编小灯笼”制作;还有皮影戏、木偶戏等传统表演,在方寸舞台上演绎《西游记》《白蛇传》等经典故事,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驻足。
美食文化体验
“逛庙会,品美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2018年圣泉寺庙会的美食区汇集了川西传统小吃与地方特色美食,超过80个摊位让游客大饱口福。
- 经典小吃:“三大炮”摊位前,师傅们将糯米团摔进铜盘,发出“铛铛铛”的巨响,再裹上黄豆粉,淋上红糖汁,软糯香甜;“糖油果子”金黄酥脆,外裹芝麻,内里软心,是老成都人的记忆;还有“叶儿粑”“糖画”“担担面”等,每一款都带着浓浓的年味。
- 素食斋宴:考虑到寺庙文化,美食区特设“素食斋”,提供“罗汉斋”“素饺子”“素炒河粉”等菜品,以豆制品、菌类、蔬菜为原料,色香味俱全,既健康又富有禅意,不少游客专程前来品尝。
- 创意美食:除了传统小吃,还有结合现代元素的“创意年味美食”,福字形状的棉花糖”“生肖造型饼干”等,深受年轻人和小朋友的喜爱,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打卡神器”。
互动体验活动
为了让游客深度参与庙会,2018年特别增设了多项互动体验项目,在“民俗工坊”区,游客可参与“写春联”“剪窗花”“制作中国结”,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写下“福”字和吉祥对联,免费赠送给游客;在“亲子乐园”,孩子们可以体验“套圈”“猜灯谜”“投壶”等传统游戏,赢取小礼品;庙会期间还举办了“圣泉寺摄影大赛”,鼓励游客用镜头记录庙会精彩瞬间,优秀作品在文化广场展出。
文化展览与讲座
庙会不仅是“玩”的舞台,更是“学”的平台,2018年圣泉寺庙会期间,寺内举办了“圣泉寺历史文化图片展”,通过老照片、文献资料等,展现寺庙从唐代至今的变迁;邀请川西民俗专家开展“川西年俗文化讲座”,讲解庙会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文化、传承文化。
庙会特色:创新与传统共舞
2018年圣泉寺庙会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创新元素,让古老庙会焕发新的活力。
- 科技赋能:首次引入“线上庙会”概念,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播庙会盛况,让无法到现场的网友也能“云逛庙会”;活动现场设置“AR祈福”装置,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通过AR技术看到“金龙献瑞”“福星高照”等虚拟场景,增强互动体验。
- 主题化布置:庙会以“金犬迎春”为主题(2018年为戊戌狗年),在入口处、广场等区域设置大型狗年生肖灯组,如“金犬送福”“瑞犬迎春”等,造型精美,夜间灯光璀璨,成为拍照打卡的热点。
- 便民服务:为提升游客体验,庙会设置了母婴室、医疗点、免费饮水处、行李寄存处等服务设施,并安排志愿者引导交通、解答咨询,确保活动有序进行;推出“庙会一卡通”,游客可凭卡在美食区、体验区消费享折扣,方便又实惠。
文化意义:传承与发展的纽带
圣泉寺庙会不仅是节庆活动,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地方发展的助推器,2018年的庙会通过“民俗+信仰+美食+体验”的模式,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吸引年轻一代了解和参与非遗传承;庙会的举办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双赢,庙会还加强了社区凝聚力,许多本地居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共同守护这一文化记忆,让千年古刹的烟火气与文化味代代相传。
相关问答FAQs
Q1:2018年圣泉寺庙会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创新亮点?
A:2018年圣泉寺庙会在传统基础上主要有三大创新:一是引入“科技赋能”,通过线上直播、AR祈福等技术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增强互动体验;二是强化“主题化布置”,以“金犬迎春”为主题打造生肖灯组,提升视觉吸引力;三是优化“便民服务”,增设母婴室、医疗点等服务设施,并推出“庙会一卡通”提升消费便利性,让庙会更贴近现代游客需求。
Q2:参加2018年圣泉寺庙会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A:需注意以下四点:一是错峰出行,庙会期间周末和春节假期前后为客流高峰,建议选择工作日前往,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2点的高峰时段;二是交通出行,寺庙周边停车位有限,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如庙会专线大巴)或骑行前往;三是文明参与,在祈福时遵守寺庙规定,不随意触摸文物、不乱扔垃圾,尊重宗教习俗;四是安全防护,注意看管好老人和小孩,避免在拥挤区域逗留,如遇紧急情况可向现场志愿者或安保人员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