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达照法师佛号

达照法师作为当代天台宗的重要传承者,对佛号的开示融合了教理与实修,强调“佛号是心性的显现,持名是回归本然的捷径”,他认为,佛号并非外在的音声,而是众生本具佛性的载体,持名念佛的核心在于“以念止念,以心契心”,在法师的开示中,佛号的意义可从“理”与“事”两个层面理解:理上,阿弥陀佛名号包含“无量光、无量寿”,即众生本具的觉性(光)与法身(寿),持名是唤醒自性本具的功德;事上,通过专注持名,能收摄散乱心,培养定力,最终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达照法师佛号

达照法师特别强调持名的方法需结合天台止观,提出“持名即止观”的理念,他常说:“念佛时,口称佛号是‘止’,专注一境不散乱;心观佛号是‘观’,体悟佛号无自性、当体空。”为帮助修行者实践,法师归纳出“持名三要”:专注、调心、回向,具体可通过下表清晰呈现:

持名要点 核心要义 实践方法
专注 止散乱,摄心一处 以佛号为所缘境,若杂念起,轻轻拉回,不呵斥不跟随
调心 观空性,破执着 念佛时观“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皆不可得,体悟“心佛不二”
回向 扩大心量,融利他 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众生,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共成佛道

法师指出,现代人学佛常因“求速成”或“怕业障”而生焦虑,实则持名当“绵密相续,不急不缓”,他以“钻木取火”为喻:“念佛如钻木,专注则心火自生,不必刻意求感应,感应自来。”他还特别提醒,持名时若遇境界(如佛相、光明),当知“一切境界唯心所现”,不执着、不贪求,方能“以幻除幻”,不被境转。

达照法师佛号

达照法师对佛号的开示,始终紧扣“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天台宗旨,他认为,净土法门“易行难信”,正因易行,更需以“信深愿切”为根基——信自性是佛,信佛号不虚,信愿力能感通,这种将教理与实修紧密结合的开示,为修行者提供了清晰的路向:以佛号为舟筏,在日常生活中历事炼心,最终达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觉悟境界。

FAQs
Q1:持名念佛时杂念特别多,怎么办?
A1:达照法师开示,杂念多是正常现象,说明心识在活动,无需对抗或自责,可尝试“念起不随,念过不留”——念头生起时,不跟随它攀缘,也不压制,只需轻轻将注意力拉回佛号,像“牧牛人”管住顽牛,久而久之,心自然渐趋安定,关键在“绵密用功”,哪怕一天中只有片刻专注,也是在“磨心镜”。

达照法师佛号

Q2:达照法师说“即念即佛”,如何理解?
A2:“即念即佛”是强调“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不二,念佛时,心若专注,当下便与佛相应,不必等待未来“往生”才见佛,达照法师比喻:“如镜照物,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念起即佛念消,即是自性本具的弥陀现前。”持名不是“求佛”,而是“显佛”,通过念诵唤醒内在的觉性,实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