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洲法师,俗名张照洲,出生于1963年,18岁于江苏镇江金山寺出家,师从当代高僧茗山长老,深得禅法精髓,现任江苏镇江金山方丈、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同时也是一位将佛法慈悲精神融入慈善实践的践行者,自上世纪90年代起,照洲法师便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信念,将弘法利生与慈善救济相结合,三十余年如一日投身公益,足迹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累计募集善款超2亿元,帮助困难群体逾10万人次,被信众誉为“慈悲的行者”。
照洲法师的慈善事业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对佛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教义的深刻体悟,他曾说:“佛法讲‘慈悲’,不是空谈,是要在众生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出家人的修行,不仅在庙里诵经打坐,更在人间播撒温暖。”基于这一理念,他的慈善实践覆盖助学、扶贫、救灾、医疗、文化保护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套“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慈善模式。
在助学兴教方面,照洲法师始终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公平,2003年,他在贵州黔东南州捐建了第一所“照洲希望小学”,此后陆续在云南、甘肃、安徽等地建成12所希望小学,并设立“烛光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5000余名完成学业,2021年,针对乡村教师资源匮乏问题,他发起“烛光计划”,每年选派100名乡村教师到江苏名校免费培训,至今已培训教师800人次,直接受益学生超3万人,照洲法师常说:“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扶起一个孩子,可能就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扶贫济困是照洲法师慈善工作的重点,他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不仅为困难群体提供物资援助,更注重帮助他们建立可持续的生计,2016年,在江苏盐城阜宁县的“6·23”龙卷风灾后重建中,他亲自带队深入灾区,捐款300万元帮助200户受灾群众重建房屋,并出资建立“照洲扶贫车间”,吸纳当地留守妇女就业,人均月增收达2500元,在四川凉山州,他投入500万元支持彝族群众发展核桃种植产业,从种苗提供到技术培训再到销售渠道全程帮扶,带动500余户家庭脱贫,截至2023年,照洲法师的扶贫项目已覆盖全国15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帮助3000余户家庭实现稳定增收。
面对重大灾害,照洲法师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08年汶川地震,他组织金山寺僧俗弟子捐款600万元,并亲自带领救援队运送物资到灾区;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他向武汉、南京等地捐赠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价值800万元,并安排寺院厨房为一线医护人员免费供餐;2021年河南暴雨,他紧急调拨200万元善款,用于采购救灾物资和援建过渡安置点,他的行动总与灾难同步,正如弟子所说:“师父常说‘众生苦,佛心切’,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师父的身影。”
在医疗帮扶领域,照洲法师关注因病致贫的特殊群体,2014年,他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合作成立“照洲慈善医疗基金”,专项资助贫困大病患者,至今已为3000余名患者提供医疗补助,最高单笔补助达5万元,每年“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他还会带领弟子走进养老院、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累计发放物资价值超千万元,他还推动寺院开设“义诊堂”,邀请定期为周边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年服务量达2万人次。
照洲法师的慈善事业不仅体现在物质帮扶,更注重精神关怀与文化传承,他认为,慈善不仅是“送温暖”,更是“种文化”,2018年,他发起“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书画家、非遗传承人走进希望小学,教孩子们书法、剪纸、戏曲等传统技艺,已覆盖30余所学校,学生参与人数超5万,他还出资修复了镇江古运河畔的“定波寺”,将其打造成“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定期举办公益讲座、禅修体验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照洲法师的慈善实践之所以能持续深入开展,得益于他建立的规范化管理和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他要求所有慈善项目必须经过“实地调研—需求评估—方案制定—执行监督—效果反馈”五个环节,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刀刃上,他积极联动企业、志愿者组织、媒体等社会力量,形成“政府引导、寺院牵头、社会参与”的慈善合力,与某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一对一”助学项目,通过企业员工认捐贫困学生,既扩大了资助范围,又增强了社会参与感。
三十余年的慈善之路,照洲法师以行动诠释了“人间佛教”的真谛,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他曾获得“中华慈善奖”“江苏慈善楷模”“全国宗教界慈善先进个人”等荣誉,但他始终淡然处之:“我做慈善不为名利,只为践行佛陀的教诲,让更多人感受到慈悲的力量。”虽年近六旬,他仍坚持每年深入偏远地区调研慈善项目,常常一天步行数十公里,只为亲眼看到受助群众的真实需求。
照洲法师的慈善事业,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困难群体的生活之路,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佛教文化的当代价值,他用自己的生命证明:慈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修行不是避世的隐居,而是入世的担当,正如他在一次慈善论坛上所说:“只要还有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的慈善之路就不会停止。”
慈善领域 | 具体项目 | 受益人数/成果 |
---|---|---|
助学兴教 | 照洲希望小学、烛光奖学金、烛光教师培训 | 建成希望小学12所,资助学生1.2万名,培训教师800人次 |
扶贫济困 | 扶贫车间、产业帮扶、灾后重建 | 带动3000余户家庭脱贫,援建房屋200户,发放扶贫物资价值5000万元 |
灾害救援 | 汶川地震、新冠疫情、河南暴雨等救援 | 累计捐赠善款1900万元,救援物资覆盖10余个灾区 |
医疗帮扶 | 照洲慈善医疗基金、义诊堂 | 资助贫困患者3000人次,义诊服务2万人次 |
文化传承 | 传统文化进校园、定波寺修复 | 覆盖学校30所,学生参与5万人次,修复古寺1座 |
FAQs
问题1:照洲法师的慈善资金主要来源是什么?如何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解答:照洲法师的慈善资金主要来源于四众弟子的捐赠、社会企业家的支持、慈善义卖活动(如书画、手工艺品)的收益,以及部分专项基金的增值收入,为确保资金透明,所有善款均由“金山寺慈善基金会”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并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年度审计,每笔捐赠和支出都会在基金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及寺院公告栏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问题2:普通人如何参与照洲法师发起的慈善活动?有哪些参与方式?
解答:普通人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照洲法师的慈善活动:一是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金山寺慈善”在线捐赠,支持助学、扶贫等项目;二是关注“照洲慈善”官网或社交媒体平台,报名成为志愿者,参与义诊、支教、物资发放等线下活动;三是参与每年举办的“慈善义卖会”,购买法师及书画家捐赠的物品,所得善款全部用于慈善;四是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慈善理念,转发项目信息,扩大慈善影响力,或通过“一对一”认捐贫困学生、资助大病患者等方式直接参与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