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桐庐佛教协会,传承什么?服务什么?

桐庐素有“钟灵毓秀”之誉,佛教文化在此源远流长,自东晋时期便有寺院兴建,历经千年传承,形成了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桐庐佛教协会作为当地佛教界的重要团体,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爱国爱教、正信正行”的宗旨,团结带领广大信众,在弘扬佛法、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连接政府与信众的桥梁纽带,推动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和谐发展。

桐庐佛教协会

协会的核心职能涵盖组织佛教活动、培养僧才队伍、开展文化交流、投身公益慈善及规范事务管理,每年,协会统筹县内法净寺、圆通禅寺等十余座寺院,举办“浴佛节”“观音圣诞”“水陆法会”等传统法会,邀请高僧大德讲经说法,提升信众宗教素养;与杭州灵隐寺、普陀山等名寺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学习寺院管理、文化传播经验;设立“桐庐佛教慈善基金”,累计向助学、助老、助残等领域捐赠款物超500万元;同时协助政府落实宗教政策,规范寺院财务管理、消防安全等事务,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

在活动策划上,协会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既保留晨钟暮鼓、诵经礼佛等日常修行,也创新推出贴近大众的文化项目,桐庐佛教文化周”通过书画展、禅茶表演、佛乐演奏等形式,让市民感受佛教文化魅力;“禅意生活营”面向上班族、学生群体,教授正念冥想、素食文化,帮助缓解现代生活压力,以下是协会年度重点活动计划概览:

月份 活动主题 形式
1月 迎新春祈福法会 祈福诵经、慈善义卖
3月 观音菩萨圣诞法会 讲经说法、放生活动
5月 浴佛节暨禅修营 浴佛仪式、短期禅修课程
9月 中秋祈福音乐会 佛乐演奏、茶话会
11月 佛教文化论坛 学术研讨、文化沙龙

社会贡献方面,协会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公益实践并重,组织编撰《桐庐佛教志》,系统整理当地寺院历史、高僧事迹及碑刻文献,为佛教文化遗产保护提供重要资料;疫情期间发起“同心抗疫”行动,协调寺院捐赠口罩、消毒液等物资,组织信众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在乡村振兴中,帮扶偏远地区寺院发展“禅意民宿”,以文旅融合带动周边经济,既守护宗教场所,又助力民生改善。

桐庐佛教协会

桐庐佛教协会始终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通过规范化管理、创新性活动、社会化服务,让佛教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地方和谐发展注入精神力量。

FAQs
问:桐庐佛教协会如何推动佛教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答:协会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模式促进融合:线上开设“云上讲堂”,制作佛学短视频、禅修直播,吸引年轻群体关注;线下结合桐庐旅游资源,打造“禅意之旅”线路,串联法净寺、桐君山等景点,开发抄经体验、素食宴等文旅项目;同时与高校合作举办“佛教与现代管理”研讨会,探索佛教哲学在个人修养、社会治理中的应用,让传统文化贴近现代生活需求。

问:普通信众可以参与桐庐佛教协会组织的哪些活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公开活动面向所有正信佛教徒及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无需特殊条件,可通过“桐庐佛教协会”微信公众号获取活动预告,直接前往寺院报名参与法会、讲座、禅修等;公益慈善项目(如助学、环保)欢迎社会人士自愿加入,需遵守活动纪律、尊重宗教仪轨,深度参与可申请成为寺院义工,需参加佛学培训并承诺志愿服务,但核心是保持正信正行,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桐庐佛教协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