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法师升座庆典是佛教界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不仅标志着法师个人修行弘法历程的新阶段,更承载着传承佛法、凝聚四众、护持道场的深远意义,此次庆典于癸卯年季秋月在千年古刹——云栖禅寺隆重举行,历时三日,集法会庆典、文化交流、慈善公益于一体,吸引了海内外诸山长老、护法居士、信众及社会各界人士共襄盛举,成为一场融合传统宗教仪轨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盛会。
庆典筹备:凝聚十方心力,彰显庄严道场
为确保升座庆典如法如律、圆满殊胜,云栖禅寺筹备组历时半年精心策划,从仪轨设计、场地布置到嘉宾邀请、后勤保障,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对佛法的敬畏与对大众的恭敬,筹备工作可分为三大模块:
仪轨与学术筹备
寺院特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天童禅寺方丈诚信长老为升院和尚,苏州寒山寺方丈秋爽长老为教授阿阇黎,南京栖霞寺监院明一法师为羯磨阿阇黎,组成“三师七证”团队,严格遵循《百丈清规》及汉传佛教传统升座仪轨,结合云栖禅寺“农禅并重”的宗风,定制了包括迎请、祝圣、升座、说法、斋僧等十余项核心流程,为彰显法师“解行并重”的弘法理念,庆典同期举办“如意法师思想研讨会”,邀请高校学者、高僧大德围绕“人间佛教的现代实践”展开研讨,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话。
场地与氛围营造
云栖禅寺依山而建,庆典主会场设于寺内天王殿前的广场,以“红墙黄瓦、梵音缭绕”为基调,融入传统佛教艺术元素:广场中央铺设红毯,两侧矗立经幡、幡伞,悬挂“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传灯续焰,普济群萌”等法语 banners;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及十八罗汉像,鲜花供果陈列庄严,香花灯涂四事供养具足;法堂内则布置为“说法坛”,如意法师的法座采用明清宫廷风格,配以云锦坐垫、紫檀案几,象征法脉传承的庄重与厚重,寺院周边还设置了信众休息区、文化展示区(展出法师书法作品及云栖寺历史文物)、公益咨询区,兼顾宗教仪式与人文关怀。
嘉宾与信众组织
此次庆典共邀请诸山长老、专家学者、护法居士等嘉宾逾千人,其中包括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先生、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周伟文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魏道儒先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通过线上预约报名,最终核准参与人数为3000人,寺院组织义工团队进行交通引导、秩序维护、斋堂服务等,并特别为老年信众及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通道,体现佛教“慈悲平等”的精神。
表:如意法师升座庆典主要筹备工作概览
| 模块 | 核心内容 | 责任主体 |
|--------------|--------------------------------------------------------------------------|------------------------|
| 仪轨设计 | 制定“三师七证”团队、升座流程、法会规范 | 寺院戒律部、中国佛教协会 |
| 学术研讨 | 筹备“人间佛教的现代实践”研讨会,邀请学者提交论文 | 寺院文化研究院、高校宗教学系 |
| 场地布置 | 广场、大雄宝殿、法堂坛场设计,供品、法器、悬挂物准备 | 寺院建设部、义工团队 |
| 嘉宾接待 | 邀请诸山长老、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安排住宿、交通 | 庆典筹备组、外联部 |
| 信众服务 | 线上预约、秩序维护、斋堂服务、无障碍设施 | 义工团队、寺院客堂 |
庆典流程:如法如律,融古贯今
庆典为期三日,以“净坛、升座、庆典”为主线,每日各有侧重,完整呈现了佛教升座仪式的庄严内涵与现代弘法精神的创新表达。
首日:净坛结界,洒净祈福
清晨六时,云栖禅寺钟鼓齐鸣,如意法师率两序大众于山门外举行“净坛洒净”仪式,诚信长老手持杨枝净水,以梵音唱赞,口诵净真言,遍洒坛场,象征清除三业垢染,令道场清净堪行佛事,随后,四众弟子依次进入寺院,于各殿堂礼拜供养,祈愿三宝加持、国泰民安,下午,举行“佛前发愿”法会,如意法师于释迦牟尼佛前发“四弘誓愿”,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引发信众强烈共鸣。
次日:升座正典,法脉相承
这是庆典的核心环节,于辰时(上午七时)正式开始,现场梵音嘹亮,香花普熏,诸山长老分坐法坛两侧,身着如法海青、祖衣,威仪庠序,仪式伊始,迎请团以“香花迎、香花请”的仪轨,从方丈室迎请如意法师至法堂,法师头戴五佛冠,身披祖衣,手持锡杖,步履庄重,象征“荷担如来家业”,随后,三师七证依次拈香、礼佛、说法,诚信长老为如意法师授具足戒,秋爽长老传授衣钵,明一法师授以锡杖、念珠等法器,并宣读升院牒文,正式任命云栖禅寺第48任方丈,升座后,如意法师于法座升座说法,以“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为开示,强调“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人间佛教理念,鼓励信众“以慈悲心对待众生,以智慧心面对烦恼”,现场法喜充满,掌声雷动。
第三日:慈善共修,普济群萌
为践行“慈悲济世”的佛教精神,庆典最后一天举办“如意慈善日”活动,如意法师现场代表云栖禅寺向当地希望小学捐赠50万元,设立“如意奖学金”,并向养老院、残疾人福利院赠送米、油、棉被等生活物资,寺院还组织义诊、免费法律咨询、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邀请书法家为信众书写“福”字,中医专家提供把脉问诊,将佛教的慈悲关怀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如意法师在致辞中所说:“升座不是个人荣誉,而是承担更大的责任;道场不仅是修行的场所,更是服务社会的平台。”
文化意义:传承千年法脉,彰显时代精神
如意法师升座庆典不仅是一场宗教仪式,更是佛教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生动实践,其意义体现在三个层面:
传承佛教仪轨,守护法脉命脉
升座仪式是汉传佛教僧伽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三师七证”“传法授受”等环节,明确法脉传承的合法性、权威性,此次庆典严格遵循古制,既保留了传统宗教的庄严性,又结合现代弘法需求进行了创新(如同步直播、学术研讨),使古老的仪轨焕发新的生机,为佛教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活力。
凝聚四众力量,共建和合僧团
庆典期间,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大众齐聚云栖禅寺,通过共同参与法会、志愿服务、文化交流,增进了对佛教的理解与认同,强化了“四众弟子”的一体感,特别是青年义工的积极参与,展现了佛教年轻化的趋势,为僧团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融入社会生活,践行人间佛教
如意法师长期倡导“人间佛教”,主张“佛法不离世间觉”,此次庆典通过慈善活动、学术研讨、文化体验等形式,将佛教的慈悲、智慧、平等理念融入社会服务,使佛教不再是“出世”的宗教,而是“入世”的智慧,为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社会影响:促进宗教和谐,推动文化繁荣
如意法师升座庆典的举办,对当地宗教文化、社会公益及文旅融合产生了积极影响:庆典吸引了大量信众及游客前往云栖禅寺,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文创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佛教在线等),向公众展示了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核心价值,促进了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正如一位参与庆典的信众所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感受到了佛法的庄严,更看到了佛教服务社会的担当,对佛教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关问答FAQs
Q1:如意法师升座庆典中的“三师七证”分别指什么?在仪式中有什么作用?
A:“三师七证”是汉传佛教传戒、升座仪式中的重要角色,源于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清规》。“三师”包括:
- 得戒和尚:如本次庆典中的诚信长老,负责为法师授具足戒,象征法脉传承的正统性;
- 教授阿阇黎:如秋爽长老,负责教授戒法、威仪,引导法师理解戒律内涵;
- 羯磨阿阇黎:如明一法师,负责主持羯磨(僧团议事),确认升座程序的如法性。
“七证”则是七位见证仪式的诸山长老,共同证明升座过程符合佛教仪轨,确保传承的清净与庄严。“三师七证”制度体现了佛教“和合众”的僧团精神,也强调了法脉传承的严谨性。
Q2:如意法师升座后,云栖禅寺未来的弘法方向有哪些规划?
A:如意法师在升座说法中提到,云栖禅寺将以“文化立寺、慈善安僧、教育兴教”为三大发展方向:
- 文化立寺:将依托寺院现有的“云栖文化研究院”,开展佛学经典整理、书法艺术交流、禅意文化活动,推动佛教文化与当代艺术、科技的融合;
- 慈善安僧:扩大“如意慈善基金”的规模,重点帮扶贫困学子、孤寡老人及残障人士,将慈善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 教育兴教:创办“云栖佛学院”,培养青年僧才,开设面向信众的“佛学基础班”“禅修体验营”,让更多人接触正信佛法,提升心灵修养,寺院还将推进“智慧寺院”建设,利用数字化平台弘法,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弘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