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方丈定本法师的修行之道有何深意?

方丈定本法师,当代佛教界德高望重的长老之一,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慈悲济世的精神以及对佛教文化传承的执着贡献,在信众中享有崇高声誉,法师俗姓李,196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对传统文化与佛教典籍展现出浓厚兴趣,少年时期,他因目睹世间疾苦,萌生出家修行、普度众生之愿,1983年于扬州大明寺礼德林长老剃度出家,法号定本,寓意“以定为本,以慧为用”,此后便踏上了精进修行的弘法之路。

方丈定本法师

定本法师的修行历程严谨而扎实,出家后,他先在大明寺常住,深入研习《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大乘经典,同时每日坚持早晚课诵、过斋、坐禅,过着清净简朴的修行生活,1987年,他赴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深造,系统学习唯识、中观、天台等宗派教义,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为进一步参学禅法,他南下广东云门寺参访佛源老和尚,在云门宗风熏陶下,深得禅门“农禅并重”之精髓,常于田间劳作中体悟“搬柴运水无非是道”的禅意,1995年,定本法师赴台湾佛光山参学,星云长老的人间佛教思想对他影响深远,让他深刻认识到“佛法不离世间法”,修行需与济世利生相结合。

2000年,定本法师受聘于杭州灵隐寺,担任知客僧兼僧值,负责寺院日常管理与信众接待工作,在此期间,他秉持“以和为贵”的理念,协调寺院内外事务,同时开设“灵隐寺禅修营”,面向社会大众普及禅修方法,引导现代人在繁忙生活中通过静心观照获得内心平静,2010年,定本法师升任天台山国清寺方丈,这座始建于隋代的千年古刹,在他手中焕发新生,他主持修复了破损的大雄宝殿、药师殿等建筑,重建了安众坊与佛学院教学楼,并推动国清寺与日本、韩国等佛教界的交流,恢复了“天台宗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品牌活动,使国清寺成为汉传佛教文化的重要交流中心。

作为方丈,定本法师始终以“弘法利生”为己任,其弘法事业涵盖多个领域,在经典阐释方面,他善于将深奥的佛法义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著有《定本法师开示录》《禅与人生智慧》《天台宗思想概论》等十余部著作,生活中的佛法》一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如何在家庭、职场中践行慈悲与智慧,深受信众喜爱,在慈善公益方面,他发起“定本慈善基金”,累计资助贫困学生数千名,在偏远地区援建希望小学20余所,并定期组织僧众及义工开展义诊、敬老、救灾等活动,践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在文化传播方面,他推动国清寺与高校合作,设立“天台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佛教艺术展、梵乐音乐会等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方丈定本法师

定本法师的修行思想以“定慧等持”为核心,强调“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他认为,现代人内心浮躁,尤需通过持戒培养定力,通过禅观开发智慧,在日常开示中,他常说:“修行不是脱离生活,而是在生活中保持觉知,吃饭时知道吃饭,睡觉时知道睡觉,当下即是修行。”他提倡“人间佛教”,主张佛教应积极融入社会,通过教育、慈善、文化等方式利益众生,使佛法成为净化人心、促进和谐的力量,他对天台宗“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的思想有独到阐释,认为“一念”即众生当下之心,“三千”则是世出世间一切万法,若能体悟心与万法的圆融关系,便能超越烦恼,获得自在。

以下为定本法师弘法事业重要节点概览:

时间 事件概要
1983年 于扬州大明寺出家,师从德林长老
1987年 进入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学习
1995年 赴广东云门寺参学佛源老和尚,深修云门禅法
2000年 任杭州灵隐寺知客僧,开设禅修营弘法
2010年 升任天台山国清寺方丈,推动寺院修复与文化交流
2015年 发起“定本慈善基金”,全面开展慈善事业
2020年 主办“天台宗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汉传佛教国际传播

定本法师的德行与贡献,不仅体现在宗教修行与文化传承上,更在于他以身作则,展现了佛教僧人的庄严形象,他常告诫年轻僧人:“出家的使命是续佛慧命,利益众生,需常怀谦卑之心,精进不懈怠。”在生活中,他简朴自律,每日清晨四点起床,诵经坐禅,过斋后处理寺院事务,晚间仍坚持阅读写作,数十年如一日,他的慈悲与智慧,感染了无数信众与学者,成为当代佛教界的一盏明灯。

方丈定本法师

相关问答FAQs

问:定本法师提倡的“生活中的佛法”具体有哪些实践方法?
答:定本法师认为,佛法不应局限于寺院殿堂,而应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提出的“生活中的佛法”实践方法主要包括:第一,正念生活,即在行住坐卧中保持觉知,如吃饭时专注食物的味道与香气,工作时专注当下的任务;第二,慈悲待人,对家人、同事、陌生人乃至一切生灵怀有爱心,常行善举,如帮助他人、爱护环境;第三,智慧处事,遇到烦恼时以佛法智慧观照,明白“万法皆空,因果不虚”,不执着于得失,保持内心平和;第四,简约生活,减少物质欲望,通过断舍离获得精神自由,例如控制消费、避免攀比,这些方法的核心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使佛法成为安顿心灵的良方。

问:定本法师在推动佛教文化国际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定本法师高度重视佛教文化的国际交流,尤其在担任国清寺方丈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促进汉传佛教的国际化传播:一是恢复并扩大“天台宗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佛教学者参与,围绕天台宗经典、思想及现代意义展开研讨,推动天台宗文化的全球研究;二是与海外佛教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如与日本天台宗、韩国曹溪宗定期互访,共同举办禅修体验营、佛经抄写等活动,增进佛教徒间的法谊;三是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开设“定本法师讲经”YouTube频道、微信公众号,以多语种(中、英、日、韩)传播佛法开示与佛教文化内容,让全球信众便捷学习;四是推动国清寺成为“汉传佛教文化体验基地”,接待海外游客与修行者,通过寺院建筑、梵呗、素食文化等载体,直观展现中国佛教的独特魅力,这些举措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理解。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