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2017极乐寺庙会

2017年春节期间,哈尔滨极乐寺传统庙会如期而至,这场融合宗教文化、民俗风情与市井气息的盛会,以“祈福迎新、传承非遗”为主题,吸引了数十万市民与游客,作为哈尔滨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极乐寺始建于1923年,庙会自创办以来便承载着东北民众对新年的期盼,2017年的庙会更是以“传统+创新”的办会理念,成为当年春节最热闹的文化事件之一。

2017极乐寺庙会

庙会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七(2017年1月28日至2月3日)在极乐寺广场及周边街区举办,每日开放时间为6:00-21:00,核心区域分为三大板块:宗教祈福区、民俗展演区与市集体验区,既保留了传统庙会的“烟火气”,又融入了现代文旅元素,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各得其乐。

宗教祈福区作为庙会的“灵魂”,始终遵循佛教仪轨,正月初一凌晨4点,山门前便聚集了数千名等待“烧头香”的信众,寺内僧众主持新春祈福法会,诵《大悲咒》《吉祥经》,为信众祈愿国泰民安、阖家安康,寺院内设置的“福禄寿喜”祈福墙前,挂满了写有心愿的红丝带,家和万事兴”“学业有成”等心愿占比超七成,反映出民众对家庭与教育的重视,寺内还准备了“平安福”结缘活动,由法师为信众现场系红绳,寓意驱邪避灾、吉祥如意。

民俗展演区是庙会的“人气担当”,每天安排10余场非遗与民间艺术表演,国家级非遗“东北大秧歌”以热烈欢快的节奏拉开每日展演序幕,演员身着彩衣踩着高跷,穿梭于人群中互动;省级非遗“满族说部”则以说唱形式讲述满族历史传说,吸引不少年轻观众驻足;更有舞龙舞狮、东北二人转、皮影戏等传统轮番登场,尤其在元宵节当晚的“灯会猜谜”活动中,上千盏花灯悬挂于广场,谜题结合佛教文化与民俗知识,既有“一花一世界”的禅意谜面,也有“正月十五雪打灯”的应景谜语,参与者猜中即可获得寺内特制的“文创福袋”。

2017极乐寺庙会

市集体验区将传统市集与现代创意市集结合,成为“逛吃玩”的集中地,这里汇集了百余种东北特色美食,冰糖葫芦、粘豆包、烤冷面、马迭尔冰棍等老字号摊位前排起长队,极乐寺素斋”摊位尤为火爆,以豆制品、菌类制作的素馅饺子、素鹅等菜品,既满足信众需求,也让游客尝到“清淡不失风味”的佛门美食,文创市集则主打“佛教文化+东北特色”,如印有极乐寺图案的冰箱贴、以“药师佛”为原型的盲盒玩偶、结合满族刺绣的佛教元素香囊等,极乐寺福猫”系列文创因萌态十足,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爆款”,短短三天销量破万。

为保障庙会秩序,主办方在人流密集区域设置8个疏导点,配备200余名安保人员,并开通3条临时公交线路接驳游客,为响应“文明庙会”倡议,寺院内增设10处垃圾分类箱,志愿者现场引导“无烟上香”,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践行了环保理念。

这场庙会不仅是民俗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传承,通过“非遗进庙会”“文创IP开发”等创新形式,让年轻一代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百年极乐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正如一位参与庙会的老人所说:“庙会的热闹,是刻在骨子里的年味,更是我们忘不掉的乡愁。”

2017极乐寺庙会

相关问答FAQs

Q1:2017年极乐寺庙会相比往年有哪些创新之处?
A1:2017年庙会在传统基础上新增三大创新:一是引入“科技+文化”元素,在广场设置VR“云游极乐寺”体验区,游客可通过虚拟设备游览寺院全貌;二是打造“非遗+互动”模式,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如游客可亲手体验满族剪纸、东北剪纸等技艺;三是开发文创IP,设计“极乐寺福猫”“药师佛护佑”等系列文创产品,将佛教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吸引年轻群体参与。

Q2:参加2017年极乐寺庙会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A2:需注意四点:一是错峰出行,初一、初五、元宵节人流高峰时段(9:00-15:00)建议避开,可选择上午8点前或下午16点后前往;二是遵守宗教规定,寺院内禁止拍照大殿内部,上香需在指定区域,使用主办方提供的环保香;三是看护好老人小孩,广场周边设置“失物招领处”,可提前记录联系方式;四是注意饮食卫生,市集美食选择明码标价、摊位整洁的摊位,避免生冷食品过量食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