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炟法师是当代中国佛教界备受尊敬的僧伽,以其深厚的佛学修为、慈悲的济世情怀和与时俱进的弘法智慧,成为连接传统佛法与现代社会的桥梁,他秉持“人间佛教”精神,将佛陀的教义融入现实生活,引导众生在喧嚣尘世中安顿心灵,在利他实践中圆满生命,其弘法足迹遍布海内外,影响深远。
任炟法师俗家姓名为任志炟,1975年出生于湖北荆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对佛学心生亲近,1993年,18岁的他于武汉归元寺礼上昌下明老和尚剃度出家,正式步入佛门,出家后,他先后在福建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深造,系统学习戒律、俱舍、中观、天台等宗派教义,尤精于《法华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的阐释,期间,他依止明旸长老、净慧长老等大德修习,不仅夯实了佛学理论基础,更深刻体悟到“解行并重”的修行要义,坚持“教观双运”,将闻思慧与修慧相结合,为后来的弘法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0年,任炟法师受聘担任江西庐山东林寺知藏,负责经典整理与僧伽教育,他深感“法赖人弘,人依法住”,在推动寺院恢复建设的同时,首创“东林佛学夏令营”,面向青年群体开设禅修、梵呗、佛学讲座等课程,以现代化、生活化的方式传递佛法智慧,累计吸引海内外青年学员逾万人次,成为当代佛教青年教育的典范,2008年,他应请住持湖北当阳玉泉寺,启动“文化兴寺”工程,不仅修复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历史建筑,更创办“玉泉佛学讲习所”,邀请海内外高僧大德、专家学者授课,旨在培养“解行相应、悲智双运”的现代僧才,为佛教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任炟法师的弘法理念,核心是“契理契机”——既坚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佛法根本,又契合现代众生的根机与需求,他常开示:“佛法不是避世的象牙塔,而是入世的指南针,面对现代社会的焦虑与迷茫,佛法提供的不是逃避,而是转化的智慧。”他强调“生活即修行”,鼓励信众在家庭中修慈悲,在职场中修智慧,在服务中修布施,将佛法的精神转化为积极入世的力量,他发起“心灵关怀”项目,组织僧俗二众走进医院、监狱、社区,为临终者提供临终关怀,为服刑者开展心理疏导,为都市人举办减压禅修营,让佛法以温暖、实用的方式贴近众生。
在慈善公益领域,任炟法师始终践行“菩萨道”精神,认为“利他就是自利”,2015年,他创办“慈航慈善基金”,聚焦教育、医疗、扶贫三大领域:在贫困山区援建“希望小学”12所,资助贫困学生3000余名;为偏远地区捐赠医疗设备,组织医疗队义诊,惠及群众数万人;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组织救援物资与队伍,彰显佛教界的责任与担当,他常说:“慈善不是施舍,而是众生与菩萨之间的因缘互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净化自己的心灵。”
任炟法师的弘法事业并未局限于传统道场,他敏锐把握时代趋势,积极运用新媒体传播佛法,自2018年起,他开设“炟法师开示”短视频账号,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心经》《金刚经》等经典,内容涵盖修行、职场、家庭、心理等多个维度,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千万,累计粉丝超500万,他还定期举办线上直播讲座,与网友互动答疑,让“云端闻法”成为常态,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更多人得以亲近正法,他著有《禅与现代生活》《法华经的生活智慧》等书籍,将深奥的佛理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智慧语录,深受读者喜爱,成为大众修行的入门指南。
以下为任炟法师弘法事业的重要节点概览:
时间 | 事件 | 影响与意义 |
---|---|---|
1993年 | 于武汉归元寺出家,礼上昌下明老和尚为师 | 正式步入佛门,开启修行之路 |
2000年 | 任江西庐山东林寺知藏,创办佛学夏令营 | 创新佛教青年教育模式,吸引年轻群体 |
2008年 | 住持湖北当阳玉泉寺,启动文化兴寺工程 | 恢复千年古刹,培养现代僧才 |
2015年 | 创办“慈航慈善基金” | 系统化开展慈善公益,践行菩萨道 |
2018年 | 开通短视频账号,开展线上弘法 | 推动佛法数字化传播,覆盖千万受众 |
2020年至今 | 主编《人间佛教》期刊,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 促进佛教与现代对话,深化理论研究 |
任炟法师以“荷担如来家业”为己任,五十年来如一日,在修行中弘法,在弘法中修行,他常说:“佛法的生命力,在于它能为众生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深山古刹的晨钟暮鼓,还是网络世界的云端开示;无论是贫困学子的资助,还是迷茫者的心灵慰藉,他都以一颗慈悲心、智慧行,诠释着“人间佛教”的真谛,他的存在,不仅让更多人感受到佛法的温暖与力量,也为当代佛教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智慧与慈悲的统一,出世与入圆融。
FAQs
-
问:任炟法师的弘法理念中,“人间佛教”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任炟法师践行的人间佛教,核心是“契理契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生活化,将佛法融入日常,鼓励信众在家庭、职场中修慈悲、智慧,如“以善心待人,以正念做事”;二是社会化,通过慈善基金、社区关怀等项目,将慈悲心转化为实际行动,服务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三是现代化,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传播佛法,以贴近年轻人的方式解读经典,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 -
问:普通人在生活中如何践行任炟法师提倡的“解行并重”?
答:法师认为“解”是明理,“行”是实践,二者需同步进行,普通人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学,每天抽出半小时阅读佛经或高僧开示,理解因果、无常等基本义理;二是修,坚持早晚课诵、静坐等基础修行,培养觉察力,比如工作时保持正念,不散乱、不攀缘;三是用,将所学落实到生活中,遇到烦恼时用佛法智慧观照(如“一切唯心造”),对待他人时修慈悲心(如“换位思考”),做到“知行合一”,在日常生活中圆满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