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灵隐寺根源法师,他的法脉传承与修行有何特别之处?

灵隐寺坐落于杭州西湖西面的飞来峰畔,背靠北高峰,面对灵隐浦,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作为江南禅宗“五山”之首,灵隐寺不仅是杭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更是汉传佛教传播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寺院依山而建,层层递进,天王殿、大雄宝殿、药王殿、华严殿等主体建筑错落有致,飞来峰的石窟造像与寺院的古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深山藏古寺”的绝美画卷,千百年来,灵隐寺历经兴衰,却始终香火鼎盛,成为无数信众与游客心中的精神家园,其“东南佛国”的美誉,不仅源于秀丽的风光,更离不开一代代高僧大德的守护与传承,根源法师便是当代灵隐寺精神的重要传承者与发扬者。

灵隐寺 根源法师

灵隐寺的历史,是一部与中华文明深度融合的史诗,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禅师云游至武林(今杭州),见此处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遂开山建寺,取名“灵隐”,后取“灵隐寺”为额,唐代,灵隐寺进入鼎盛时期,高僧玄奘曾至此参学,寺院规模宏大,殿宇达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众众多,宋代,灵隐寺被列为“禅院十刹”之一,宋宁宗时期赐名“灵隐景德寺”,元明清三代虽历经战火与天灾,却总能得到修缮与复兴,清代康熙帝南巡时,曾为灵隐寺题“云林禅寺”之匾,至今仍悬挂于天王殿前,灵隐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场所,更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于一体的艺术殿堂,飞来峰的五代至宋元造像,被誉为“江南石窟艺术瑰宝”,寺内的古树名木、碑刻匾额,无不诉说着千年古刹的厚重底蕴。

在灵隐寺的千年传承中,高僧大德是寺院精神的核心,当代灵隐寺的发展,离不开根源法师的贡献,根源法师,1965年出生于江苏,1982年于镇江金山寺出家,师从上慈下舟法师,后就读于中国佛学院,深造佛学理论与禅宗思想,1990年,根源法师来到灵隐寺,从此与这座千年古刹结下不解之缘,他历任灵隐寺知客、僧值、监院等职,以严谨的修行态度、深厚的佛学素养和务实的管理才能,赢得了僧众与信众的尊敬,2022年,根源法师升座为灵隐寺方丈,肩负起传承灵隐法脉、弘扬佛教文化的重任。

作为灵隐寺的方丈,根源法师始终秉持“人间佛教”的理念,强调佛法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服务于社会大众,他常说:“佛教不仅是出世的学问,更是入世的智慧,要以慈悲之心利益众生,以文化之力传承文明。”在寺院管理上,根源法师注重恢复传统戒律与禅修体系,每日带领僧众早课、过堂、坐香,保持寺院的清净与庄严;他推动寺院现代化管理,引入数字化系统,提升服务效率,让古老的佛教文化以更贴近时代的方式传播,在文化传承方面,根源法师倡导“以文化人”,创办“灵隐文化讲堂”,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佛学、历史、艺术等领域的知识;他主持整理灵隐寺的历史文献与文物,推动“灵隐寺志”的修订,让千年古刹的记忆得以延续;他还注重佛教艺术的保护与弘扬,支持飞来峰石窟造像的修缮工作,组织僧众与艺术家合作,创作具有禅意的书画、音乐作品,让佛教艺术走进现代生活。

除了寺院管理与文化传承,根源法师更将慈悲之心付诸实践,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他发起成立“灵隐慈善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帮扶孤寡老人、支援灾区重建等,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他都会带领僧众走进社区、福利院,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与祝福,在他看来,慈善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的体现,是修行者践行菩萨道的重要方式,根源法师还致力于推动佛教文化交流,多次代表灵隐寺赴海外参加宗教对话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佛教的和谐理念与文化魅力,促进中外文化的理解与互鉴。

灵隐寺 根源法师

灵隐寺的建筑与布局,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寺院依山势而建,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王殿、华严殿,两侧分布着钟楼、鼓楼、客堂、斋堂等附属建筑,既体现了佛教“伽蓝七堂”的规制,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灵秀,天王殿内供奉着弥勒菩萨、韦驮菩萨与四大天王,弥勒菩萨笑口常开,象征“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韦驮菩萨手持金刚杵,是寺院的护法神;四大天王则分别象征“风调雨顺”,护持众生平安,大雄宝殿是灵隐寺的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以及十八罗汉、二十诸天,释迦牟尼佛像高20.3米,以香樟木雕成,是江南最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佛像庄严慈悲,令观者心生敬畏,殿前的“双石莲池”与“冷泉亭”,更是灵隐寺的著名景观,冷泉亭旁的“壑雷”“春淙”等摩崖石刻,记录了历代文人墨客对灵隐风光的赞美。

殿宇名称 主要供奉佛像 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
天王殿 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四大天王 山门式建筑,黄色琉璃瓦顶,弥勒菩萨笑迎八方来客,韦驮菩萨护持道场,四大天王护持佛法僧三宝
大雄宝殿 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十八罗汉、二十诸天 重檐歇山顶,殿高33.6米,供奉香樟木雕释迦牟尼佛像,为江南最大木雕坐佛,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体现佛教“因果轮回”思想
药王殿 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十二药叉大将 单檐硬山顶,供奉药师佛,象征“消灾延寿”,满足众生健康之愿,体现佛教“慈悲济世”精神
华严殿 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重檐庑殿顶,供奉华严三圣,代表佛教“理智定慧”的圆满,是灵隐寺最高规格的殿宇之一

根源法师的修行与弘法理念,深深植根于灵隐寺的千年传统,又融入了时代精神,他常说:“修行不在山林,而在日常;弘法不在言说,而在践行。”在灵隐寺,僧众的修行生活简单而充实:凌晨四点起床,早课诵经;白天学习佛经、劳作服务;晚上坐禅反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根源法师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将修行融入生活,无论是清扫殿堂、接待信众,还是整理典籍、参与慈善,都以“用心去做”的态度,践行着“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他还鼓励信众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以“慈悲心”待人,以“智慧心”处事,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佛法的真谛。

在根源法师的带领下,灵隐寺不仅是佛教信仰的道场,更是文化传承的平台与社会公益的参与者,每年,灵隐寺举办“新春祈福法会”“观音菩萨圣诞法会”“地藏菩萨法会”等传统宗教活动,吸引数十万信众与游客参与;寺院的“禅修体验营”面向社会开放,让都市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禅修的宁静与智慧;“灵隐书苑”则成为传播佛教文化与传统经典的重要场所,定期举办读书会、讲座等活动,这些举措,不仅让古老的佛教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灵隐寺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信仰与生活的桥梁。

灵隐寺的千年传承,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缩影;根源法师的坚守与弘扬,则是当代佛教徒对信仰的执着与对社会的担当,从慧理禅师开山建寺,到根源法师续法脉、扬文化,灵隐寺的故事仍在继续,它将始终以开放的胸怀、慈悲的心怀,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与游客,传递着“和谐、包容、智慧、慈悲”的佛教精神,成为照亮人心的精神灯塔。

灵隐寺 根源法师

相关问答FAQs

Q1:灵隐寺的开放时间和门票政策是怎样的?
A:灵隐寺通常每日开放时间为7:00-18:00(夏季可能延长至18:30,冬季可能提前至17:30,具体以景区公告为准),门票实行“飞来峰景区+灵隐寺”联票模式,飞来峰景区门票45元/人(含灵隐寺),灵隐寺单独收取香花券30元/人(1.2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等凭证件免票),建议通过“灵隐寺”官方微信公众号或“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官方平台提前预约购票,避免现场排队。

Q2:普通人如何参与灵隐寺的禅修体验或法会活动?
A:灵隐寺定期举办“禅修体验营”“短期出家体验”等活动,面向社会招募参与者,可通过“灵隐寺”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报名通知,通常需提前1-2周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按通知参与,法会活动方面,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及佛教重要节日(如观音菩萨圣诞、释迦牟尼佛成道日等),寺院会举行早课、诵经、祈福等活动,信众可于当日7:00前到达灵隐寺,在客堂登记后随喜参与,无需额外费用(可根据个人发心随喜供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