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夲源法师简历中记载了哪些重要修行经历与弘法关键事迹?

夲源法师,当代佛教界知名僧人,以深厚的佛学修为、积极的弘法利生实践和社会慈善贡献而备受尊崇,其修行历程与弘法事业融合了传统佛学智慧与现代公益理念,成为连接佛法与大众的重要桥梁。

夲源法师简历

基本信息

项目
法名 夲源
俗名 张志源(出家前用名)
出生年月 1975年3月
籍贯 河南省洛阳市
剃度师 楼霞山佛学院上下湛法师
依止师 杭州灵隐寺方丈上永信大和尚
现任职务 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洛阳白马寺方丈、《法源》杂志主编

修行与弘法经历

夲源法师自幼随祖母接触佛法,1993年于洛阳白马寺礼上下湛法师剃度出家,同年进入楼霞山佛学院系统学习佛学经典,199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赴中国佛学院深造,2000年获硕士学位,专研《瑜伽师地论》与唯识学。

2002年,法师应白马寺邀请回归常住,先后任知客、维那、监院等职,2010年,当选为白马寺方丈,提出“文化兴寺、教育立寺、慈善安寺”的弘法理念,推动寺院从传统礼佛场所向“文化+教育+公益”的综合佛教文化中心转型,他主导修复了白马寺古建筑群,创办“白马寺佛学讲堂”,每周六开设面向信众的佛学公益讲座,内容涵盖《心经》《金刚经》等基础经典及现代人生困惑解析,累计听众超10万人次。

2015年起,法师发起“夲源爱心基金”,聚焦乡村教育帮扶与孤寡老人关怀,累计捐建希望小学5所,资助贫困学生300余人,为河南、四川等地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物资与医疗服务折合人民币超800万元,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他组织寺院僧众及信众捐赠防疫物资价值200余万元,并亲自带队赴一线慰问抗疫人员。

夲源法师简历

社会影响与荣誉

夲源法师注重佛学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论坛发表演讲,如2018年“世界佛教论坛”上以《佛法与现代心理健康》为题,探讨佛教智慧对缓解现代人焦虑的积极作用,其著作《心的安住》《佛法与人生》等书籍被多所高校图书馆收藏,弘法文章常发表于《法音》《佛教文化》等核心期刊。
2019年,因在文化传承与公益慈善领域的突出贡献,法师荣获“全国模范宗教界人士”称号,2022年被聘为河南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兼职教授,推动佛学教育与高等学术研究的结合。

相关问答FAQs

问:夲源法师的弘法理念中,“文化兴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夲源法师认为佛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兴寺”主要通过三方面实践:一是修复寺院古建筑,如白马寺钟楼、鼓楼的历史风貌复原,保留传统建筑艺术;二是创办“白马寺佛教文化周”,通过书画展、梵乐演出、学术研讨等形式,让大众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三是推动经典现代化阐释,如组织僧众团队将《坛经》《楞严经》等经典改编为通俗漫画与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累计触达年轻群体超500万人次。

问:夲源法师在佛学教育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法师主张“教育立寺”,创新举措包括:一是开设“青年佛学研修班”,针对大学生与社会青年进行为期两年的佛学系统培训,课程涵盖佛学经典、哲学、心理学等,至今已培养学员200余人;二是推动“线上佛学院”建设,通过直播平台开设远程课程,打破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信众也能接受正规佛学教育;三是与高校合作,在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设立“佛学文化选修课”,邀请法师及佛学院教师授课,促进佛学与现代高等教育的融合。

夲源法师简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