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海涛法师谈修行,修行的关键要义与实践方法究竟应如何有效把握?

“修行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观;不是逃避生活,而是更好地生活。”在他看来,修行的本质是一场内心的革命,是通过持续的觉察与转化,让生命从烦恼走向自在,从迷茫走向觉醒,修行不需要遁入深山,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它就藏在日常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中,是每个人都可以践行的生命功课。

海涛法师谈修行

修行的核心,在于“修心”,海涛法师强调,心是万法的源头,一切痛苦与快乐都源于内心的分别与执着,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如果习惯性地抱怨、嗔恨,只会让内心充满毒素;如果能转念观照“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学会接纳与放下,烦恼自然就会消散,他曾举例说:“有人被人骂了一句,心里记恨几天,其实伤害自己的不是那句话,而是你对那句话的执着。”修心,就是要学会做心的主人,不被外境牵着走,不被情绪左右,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觉察,比如吃饭时知道自己在吃饭,走路时知道自己在走路,念头生起时能看清它的来去,不被念头带着跑。

持戒是修行的基石,海涛法师常说:“戒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就像交通规则是为了保障行车安全一样,持戒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内心不受烦恼的侵害,不杀生”,不仅是尊重生命,更是培养慈悲心,让内心柔软;“不偷盗”,不仅是尊重他人财物,更是减少贪念,让内心清净;“不妄语”,不仅是诚实待人,更是让自己的语言充满善意,不伤害他人,持戒不是死板地遵守条文,而是理解戒律背后的慈悲与智慧,有人问:“如果为了救人而说谎,算不算犯妄语?”法师回答说:“戒律的根本是‘慈悲’,如果为了利益众生,即使有方便善巧,也不算破戒。”关键在于发心是否清净,动机是否是为了利益他人。

定慧是修行的双翼。“定”是专注,是让散乱的心安定下来;“慧”是智慧,是让安定的心看清真相,海涛法师常说:“没有定,慧就像风中摇曳的蜡烛,照不亮内心的黑暗;没有慧,定就像封闭的房间,虽然安静却无法看到光明。”培养定力,可以通过禅修来实现,比如观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当念头跑掉时, gently 地把它拉回来,这个过程就是在训练心的专注力,当定力足够时,智慧自然生起——你会看清事物的无常、无我,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从而放下对永恒的执着,减少对得失的焦虑,法师曾开示:“禅修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不被念头控制。”

慈悲是修行的动力,海涛法师常说:“修行不是为了自己解脱,而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慈悲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行动中,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看到动物受伤时,心生怜悯;甚至对伤害自己的人,也能生起包容与理解,他曾说:“真正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因为对方与自己有关系才慈悲,而是因为一切众生都与自己一体,都希望快乐,都不希望痛苦。”培养慈悲心,可以从感恩开始,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众生的帮助,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当我们心怀感恩时,自然会生起利他之心,愿意为他人付出。

海涛法师谈修行

修行需要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海涛法师常说:“道场在哪里?道场就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时,细嚼慢咽,感恩食物来之不易,这是修行;工作时,专注尽责,不散乱、不抱怨,这是修行;与人交往时,包容理解,口说善语,这是修行;甚至生病时,不烦躁、不抱怨,把病痛当作消业障、修忍辱的机会,这也是修行,修行不是脱离生活,而是在生活中历事炼心,把每一个境界都修行的道场。

很多人对修行有误解,认为修行一定要吃素、一定要打坐、一定要远离人群,海涛法师说:“吃素是培养慈悲心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打坐是培养定力的方法,但不是必须的方式;修行在红尘,关键在于心。”如果条件不允许吃素,至少可以做到不杀生、不点杀;如果没时间打坐,至少可以在走路、吃饭时保持觉察;如果不能远离人群,至少可以在与人交往时保持慈悲与智慧,修行不是追求形式,而是转化内心。

为了让修行更清晰,以下表格归纳了海涛法师谈修行的核心要点:

核心要素 实践方法
修心 觉察起心动念,不被外境和情绪左右 保持正念,观照念头,接纳当下
持戒 以慈悲为本,保护内心不受烦恼侵害 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理解戒律背后的智慧
定慧 以定生慧,看清事物真相 通过观呼吸、数息等禅修培养定力,以定力观照无常、无我
慈悲 利他为本,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培养感恩心,在行动中帮助他人,生起“同体大悲”
日常修行 在生活中历事炼心 吃饭、工作、交往中保持觉察,把每个境界当作修行道场

相关问答FAQs

问: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如果因为工作或家庭原因无法坚持,怎么办?
海涛法师答:吃素的核心是培养慈悲心,尊重生命,如果暂时无法完全吃素,可以从减少吃肉开始,比如先从不吃牛肉、猪肉开始,逐步过渡到不吃一切众生肉,即使不能吃素,也要做到不杀生、不点杀,不参与杀害众生的行为,关键在于发心是否慈悲,是否愿意为减少众生的苦难而努力,可以多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回向给被杀害的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

海涛法师谈修行

问:如何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修行?总觉得没有时间打坐或念经。
海涛法师答:修行不一定要占用专门的时间,忙碌中也能修行,比如工作时,把专注当下当作禅修,不一边工作一边想其他事,这就是“动中禅”;走路时,把注意力放在脚底和地面的接触上,感受每一步的起落,这也是观照;吃饭时,细嚼慢咽,感恩食物,这就是修行,甚至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比如等车、排队时,念几句佛号或观呼吸,让心保持安定,关键是要把修行融入生活,而不是把修行和生活对立起来,修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让心安定、让生活更有意义。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