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昌义法师早课,晨钟里的修行,藏着怎样的心法?

昌义法师的早课,是寺院每日清晨的重要修行活动,通常在凌晨4点30分开始,伴随着晨钟与初露的晨光,僧众们齐聚大雄宝殿,以虔诚之心开启新一天的修行,早课不仅是佛教仪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僧人精进办道、净化心性的日常功课,承载着传承佛法、培植福报、开发智慧的根本意义。

昌义法师早课

早课的流程严谨而有序,每一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修行内涵,课前,僧众们会先至法堂做简短准备,调整呼吸、收摄心神,以宁静的状态进入修行,随后,大众列队前往大雄宝殿,维那师(负责唱诵的僧人)举腔起板,早课正式开始,首先唱的是《炉香赞》,通过“炉香乍爝,法界蒙薰”的唱诵,表达对三宝的恭敬,祈愿佛法遍及十方,接着是诵持《楞严咒》,这是早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昌义法师常开示说,《楞严咒》是“楞严咒心”,能降伏烦恼、护持道场,诵持时需至诚专注,心口合一,以咒力加持心念清净。

随后依次诵持《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经典,心经》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开篇,昌义法师强调,此经虽短,却概括了佛法“空有不二”的核心智慧,诵经时需随文入观,体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深义,而非仅仅念诵文字,经典诵持完毕后,是礼佛环节,僧众们向佛像行三拜之礼,一拜消罪业,二拜培福慧,三拜发菩提心,每一拜都需观想佛的慈悲与智慧,忏悔过往的业障,发愿度化众生。

礼佛之后是止观坐禅,昌义法师会带领僧众在禅堂打坐20分钟,修行“数息观”或“随息观”,通过专注呼吸,收摄散乱的心念,达到“心一境性”的状态,法师常说:“坐禅不是枯坐,而是观照自心的功夫,只有心静了,才能照见五蕴皆空,生起真正的智慧。”坐禅结束后,大众回到大殿,共同回向功德,将诵经、礼佛、坐禅的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祈愿“世界和平,众生安乐,正法久住”。

昌义法师早课

早课的意义不仅在于外在的仪轨,更在于内心的转化,昌义法师常开示:“早课如晨钟,能警醒众生沉睡的心性;修行如春雨,在点滴中滋养智慧的萌芽。”通过每日坚持早课,僧众们不仅能培养定力与专注力,更能在经典与咒语的力量中,逐渐断除贪嗔痴烦恼,契入佛法真谛,对于信众而言,若能参与早课,或在家中如法诵持,也能在清净的氛围中培植善根,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力量。

以下是关于昌义法师早课的相关问答:

FAQs

昌义法师早课

问:昌义法师早课中为何特别强调《楞严咒》的诵持?
答:《楞严咒》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咒语,被誉为“咒中之王”,具有降伏魔军、护持道场、开显智慧的作用,昌义法师认为,《楞严咒》的力量能帮助修行者破除无明烦恼,护持心念的清净,在早课中诵持《楞严咒》,不仅是对三宝的恭敬,更是通过咒力的加持,让修行者在一天中保持正念,远离外道邪见,坚定道心,法师常开示,诵持时需“心口相应,至诚恭敬”,唯有如此,才能与咒语的力量相应,获得真实的利益。

问:普通人是否可以参与昌义法师的早课?参与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昌义法师欢迎有善根的信众参与早课,寺院通常会设有“居士诵经区”,供信众随缘共修,参与时需注意:穿着朴素整洁,避免穿着暴露、花哨;进入大殿需脱鞋,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或说话;诵经时可跟随僧众的节奏,若不熟悉经文,可先静心听诵,不必急于开口;礼佛时需合掌、弯腰、叩首,动作轻柔,心怀恭敬;全程保持手机静音,不拍照、录像,以避免干扰大众修行,法师强调,参与早课的核心是“至诚心”,外在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心的恭敬与虔诚才是获得功德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