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临沂聚龙山寺庙

临沂聚龙山寺庙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聚龙山风景区腹地,背倚苍翠山峦,面朝潺潺溪流,是鲁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圣地之一,寺庙群山环抱,古木参天,晨钟暮鼓间流淌着千年的静谧与禅意,既是信众礼佛的精神家园,也是游客寻幽探胜的绝佳去处。

临沂聚龙山寺庙

聚龙山寺庙的始建年代可追溯至唐代贞观年间,据《临沂县志》记载,最初为小型佛堂,后经宋元历代扩建,至明代达到鼎盛,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历经战火与岁月洗礼,寺院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政府修缮与保护,逐步恢复往日风貌,现为临沂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格局与文物遗存承载着鲁南地区佛教发展的历史脉络。

寺庙整体依山而建,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及两侧配殿,形成三进院落的典型明清建筑风格,山门为歇山顶式,青砖灰瓦,门额上“聚龙山寺”四字为清代书法家所题,笔力遒劲,天王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彩绘泥塑,神态威严,脚踏鬼怪,寓意护持佛法、驱邪纳祥;大雄宝殿是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释迦牟尼佛坐像高8米,用整块汉白玉雕琢而成,法相庄严,衣纹流畅,两侧十八罗汉栩栩如生,或怒目圆睁,或低眉含笑,工艺精湛,栩栩如生;藏经楼两层,飞檐翘角,藏有明清佛教经卷百余册,大藏经》为清代御赐,极为珍贵。

寺院周边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交相辉映,山门前有千年古银杏一株,树龄逾1300年,树干需三人合抱,秋季金黄叶片遮天蔽日,为“聚龙山八景”之一,东侧有“放生池”,池水清澈,锦鲤游弋,岸边立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石碑,传递佛教慈悲为怀的理念,寺后山崖处存有明代摩崖石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径约半米,笔触苍劲,历经风雨侵蚀仍清晰可辨,为文人墨客题咏之作。

临沂聚龙山寺庙

作为佛教活动场所,聚龙山寺庙每日清晨与黄昏举行诵经仪式,香火鼎盛,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七月十五盂兰盆会,寺院举办盛大法会,吸引周边数万信众与游客参与,期间举行放生、祈福、素斋宴等活动,成为当地重要的民俗文化载体,寺院还常年开设禅修体验、抄经礼佛等公益课程,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项目 内容详情
地理位置 临沂市罗庄区聚龙山风景区内,距市区约15公里
始建年代 唐代贞观年间(约627-649年)
主要建筑 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配殿、钟鼓楼
特色文物 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千年古银杏、明代摩崖石刻、清代《大藏经》
开放时间 8:00-17:00(冬季);8:00-17:30(夏季)
门票信息 免费(香花券自愿)

聚龙山寺庙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临沂历史与自然的缩影,古老的建筑与山林相映成趣,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交融共生,成为市民休闲礼佛、游客寻幽探胜的绝佳去处。

FAQs
问题1:临沂聚龙山寺庙的最佳游览时间是什么时候?
解答: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是最佳游览时间,春季山花烂漫,寺院周边杏花、桃花盛开,气温适宜;秋季天高气爽,千年古银杏金黄满树,景色最为壮观,夏季虽绿树成荫,但多雨潮湿;冬季较为清冷,但可体验雪中古寺的静谧之美。

临沂聚龙山寺庙

问题2:寺庙内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特色文物或景观?
解答:特色文物主要有大雄宝殿内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整块雕琢,工艺精湛;明代摩崖石刻“南无阿弥陀佛”,字体苍劲,历史悠久,景观方面,千年古银杏(树龄超1300年)、放生池的锦鲤与石碑、以及寺院依山而建的建筑格局,均值得细细品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