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昌臻法师老师如何以修行智慧启迪现代人的人生?

昌臻法师(1912—2009),俗名何广思,四川绵阳人,是当代佛教界德高望重的长老,被广大信众尊称为“昌臻法师老师”,他一生致力于佛法的弘扬与传播,以慈悲智慧教化众生,将深奥的佛法义理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无数人心灵路上的指引明灯。

昌臻法师老师

法师的生平充满了对佛法的虔诚与奉献,1937年,于成都近慈寺随能海法师剃度出家,后亲近正果法师、圆瑛大德等高僧,深入经藏,研习戒定慧三学,他不仅精通佛典,更注重实修,将净土宗的“信愿行”与禅宗的明心见性相结合,形成了朴实无华、契理契机弘法风格,曾任四川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文殊院方丈等职,却始终以“苦行僧”自居,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将弘法利生视为己任,他常言:“出家的本分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度众生”,这句朴实的话贯穿了他的一生。

昌臻法师老师的弘法理念,核心在于“人间佛教”的实践,他强调佛法并非脱离现实的玄谈,而是解决人生困惑的智慧指南,针对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心灵浮躁的特点,他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将佛法与工作、家庭、处世紧密结合,他教导信众“以感恩心对待父母,以慈悲心对待他人,以平常心对待得失”,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深刻的佛法智慧,法师特别重视净土宗的弘扬,认为末法时期,持名念佛是普被三根的殊胜法门,他常说:“只要深信切愿,至诚持名,决定往生净土。”为帮助大众更好地修行,他归纳出“净业三资粮”“日常修行准则”等实用方法,通过表格可清晰呈现其核心要点:

修行方向 实践方法
深信弥陀愿力,切愿往生净土 学习净土经典,破除疑虑,坚定信心
发四宏誓愿,度众生出苦海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愿生净土利他
持名念佛,福慧双修 每日定课念佛,断恶修善,护持正法

在著作与思想方面,昌臻法师留下了《清凉法语》《昌臻法师开示录》《念佛入门》等十余部作品,语言通俗易懂,义理深入浅出,他常以“公案”“譬喻”开示,比如用“镜中花、水中月”比喻世间虚幻,引导大众放下执着;用“春雨润物细无声”形容佛法的慈悲教化,让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能从中受益,他的思想始终围绕“因果”“慈悲”“精进”三大主题,强调“因果是世间的规律,慈悲是成佛的资粮,精进是解脱的阶梯”,为迷茫众生指明了方向。

昌臻法师老师

法师对后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他不仅培养了大批佛学人才,更通过弘法讲座、慈善活动(如助学、救灾、帮扶贫困)将佛法精神转化为社会行动,许多信众因他的开示而走出人生困境,家庭和睦、事业顺利;更多人在他的感召下,开始关注内心世界,追求精神成长,他常说:“法师不是‘方丈’,是‘服务员’,要为众生服务。”这种谦卑利他的精神,让无数人感受到佛法的温暖与力量。

相关问答FAQs
Q1:昌臻法师的弘法特色是什么?
A1:昌臻法师的弘法特色在于“贴近生活,契理契机”,他反对空洞的理论说教,主张将佛法义理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深奥道理,特别重视“人间佛教”的实践,强调在生活中修行,在家庭中践行慈悲,在工作中保持正念,他以净土宗为核心,倡导“持名念佛”,注重信愿行的统一,为大众提供了简单易行的修行法门。

Q2:普通人如何向昌臻法师学习佛法智慧?
A2:普通人可从三个方面向昌臻法师学习:一是“读其书”,如《清凉法语》《昌臻法师开示录》等,通过他的文字理解佛法的核心思想;二是“学其行”,在生活中践行“感恩、慈悲、精进”,比如以平常心对待顺逆,以利他心帮助他人;三是“持其法”,从日常小事做起,如每日定课念佛、断恶修善,将佛法融入起心动念,通过持续实践培养内心的清净与智慧。

昌臻法师老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