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球佛教交流合作的重要年份,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佛教大会相继召开,为不同佛教传统间的对话、互鉴与团结搭建了广阔平台,这些大会不仅深化了佛教“慈悲”“和合”核心理念的当代阐释,更推动了佛教在全球化背景下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于10月28日至30日在中国江苏无锡灵山举行,以“同愿同行,和合共生”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位佛教界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及护法居士,论坛设置开幕式、主旨论坛、分论坛、佛教文化展及灵山盛典等环节,分议题涵盖“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佛教生态思想的当代实践”“青年佛教人才的培养”等方向,与会代表围绕佛教在促进文明互鉴、推动社会和谐、应对全球性挑战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共同发布《无锡宣言》,呼吁以佛教智慧化解冲突、以慈悲之心守护生命,为构建和平世界贡献佛教力量,作为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佛教会议之一,本届论坛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佛教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成为连接全球佛教徒的重要精神纽带。
同期,世界佛教徒友谊会(WFB)第27届大会于10月19日至2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主题为“佛教:慈悲与智慧赋能未来”,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国际佛教组织,WFB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佛教团体代表参与,重点讨论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路径,包括“佛教与心理健康”“佛教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以及“跨宗教对话的机制建设”等议题,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享了各国佛教界在社区服务、灾害救助、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经验,并通过多项倡议,鼓励佛教徒以积极姿态参与社会公益,推动佛教智慧与现代科技、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温哥华大会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了北美地区与其他国家佛教界的交流,为佛教在西方社会的本土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这两场大会虽在不同地域举办,却共同传递了佛教“和而不同”“共生共荣”的理念,通过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打破了不同佛教传统间的地域与文化壁垒,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将佛教教义与当代社会议题紧密结合,探索佛教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现实价值,展现了佛教作为“世界宗教”的包容性与时代性,这些大会不仅是对佛教“慈悲济世”“和合共生”传统的传承,更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会议名称 | 时间 | 地点 | 主题 | 核心议题 | 参与范围 |
---|---|---|---|---|---|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 10月28-30日 | 中国无锡 | 同愿同行,和合共生 | 佛教与现代文明、生态保护、青年佛教发展 | 全球50余国地区佛教界代表 |
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27届大会 | 10月19-21日 | 加拿大温哥华 | 佛教:慈悲与智慧赋能未来 | 和平对话、社会服务、佛教教育国际化 | 30余国佛教组织及学者 |
FAQs:
问:2018年世界佛教论坛发布的《无锡宣言》主要提出了哪些倡议?
答:宣言呼吁以佛教智慧促进文明对话,以慈悲之心守护生态家园,以包容精神推动不同信仰间的和谐共生,倡导佛教徒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为构建和平、包容、可持续的世界贡献力量。
问:参加2018年国际佛教大会的代表主要来自哪些佛教传统?
答:代表主要涵盖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三大传统,同时包括日本佛教、韩国佛教、东南亚佛教等不同地域的佛教流派,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