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阳山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西南部,地处鹫峰山脉东麓,峰峦叠翠,溪流纵横,自古便是闽东地区著名的佛教文化圣地,山中寺庙林立,历史悠久,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更与当地民俗、自然景观相融共生,构成了穆阳山独特的文化景观,这些寺庙或依山而建,或隐于幽谷,各具特色,既是信众朝拜的圣地,也是游客探寻古韵的佳处。
穆阳山的寺庙文化可追溯至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的兴废与重修,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风格各异的寺庙群落,这些寺庙不仅建筑技艺精湛,更融合了闽东地区的地域特色与宗教信仰,成为研究当地历史、建筑、艺术的重要载体,以下将详细介绍穆阳山主要寺庙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
广福寺是穆阳山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位于山南麓的缓坡地带,坐北朝南,整体布局沿中轴线展开,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配有钟鼓楼、配殿及僧舍,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据寺内现存清代《重修广福寺碑记》记载,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初名“慈恩寺”,唐乾符五年(878年)敕赐“广福寺”之名,历经宋元明清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清代中期遗物,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采用闽东地区常见的穿斗式木构架,屋顶为歇山顶,覆盖青灰色筒瓦,正脊饰有双龙戏珠琉璃瓦当,檐下斗拱层层出挑,既承托屋檐重量,又增添了建筑的灵动之美,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高6.8米,为樟木雕刻,金身庄严,两侧侍立迦叶、阿难二弟子,背后塑有海岛观音群像,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寺内最珍贵的文物当属清代壁画,分布于大雄宝殿东西两壁,总面积约80平方米,内容为“释迦牟尼生平”“五百罗汉图”等,色彩历经百年仍鲜艳如初,人物表情生动,线条流畅,是闽东地区清代佛教壁画的代表作,寺内还有一口宋代古井,井栏为整块花岗岩雕凿,井水清冽,常年不涸,相传为开山祖师所凿,信众称之为“甘露井”,认为饮之可祛病延年。
雪峰寺位于穆阳山主峰雪峰顶,海拔约860米,是山中海拔最高的寺庙,因“冬雪初晴,银装素裹,远望如玉峰耸立”而得名,素有“穆阳第一禅林”之誉,该寺始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初为茅庵,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扩建为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高僧圆悟法师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风格,雪峰寺充分利用山地地形,依山势而建,从山门到后殿,逐级升高,共分五进,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悲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各殿之间以石阶和回廊相连,形成层叠递进的建筑群落,大雄宝殿为寺内核心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石基高筑,木构抬梁式,屋顶为硬山顶,覆盖小青瓦,正脊置有宝瓶,两端饰有鸱吻,显得古朴庄重,殿内供奉毗卢遮那佛,两侧为文殊、普贤菩萨,佛像为明代铜铸,高3.5米,工艺精湛,为寺内镇寺之宝,雪峰寺最著名的景观是“雪峰晴雪”,每当冬日雪后,山峦覆雪,寺庙红墙黛瓦掩映其间,如诗如画,被誉为“穆阳八景”之一,寺内还保存有一口明代铜钟,高1.2米,口径0.8米,重约800斤,钟身铸有《金刚经》全文和捐资信众姓名,敲击之声洪亮悠远,可传至十余里外,为当地“晨钟暮鼓”的重要标志。
灵岩寺坐落于穆阳山西侧的灵岩谷中,因寺后有一处天然石窟而得名,是穆阳山最具特色的“石窟寺”,据《福安县志》记载,灵岩寺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年),初为伏虎禅师修行之所,宋代扩建为寺,明清时期多次修葺,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物,灵岩寺充分利用天然石窟作为主体殿宇,在石窟外增建山门、钟楼、厢房等,形成“内窟外寺”的独特格局,主殿为“天然石窟殿”,深约15米,宽约20米,高约8米,窟顶钟乳石垂挂,石壁上凿有大小佛龛30余个,供奉释迦牟尼、观音、十八罗汉等佛像,多为宋代石雕,线条简练,神态自然,其中一尊“伏虎罗汉”像尤为传神,罗汉盘坐于石台,身旁有一只石雕猛虎,虎首低垂,温顺如猫,相传为伏虎禅师降伏猛虎的真实写照,寺内还有一处摩崖石刻群,分布于石窟周围的石壁上,共有宋、元、明、清历代题刻20余方,其中以宋代“灵岩仙境”题刻最为著名,字体为楷书,笔力遒劲,为宋代书法家蔡襄所题(一说为后人仿题),灵岩寺在民间素有“祈雨圣地”之称,相传每逢干旱,信众便到此寺“取水”,祈求风调雨顺,这一习俗延续至今,每年农历六月六“晒经日”,寺内还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周边村民纷纷前来朝拜,热闹非凡。
除上述三座主寺外,穆阳山还有多座小型寺庙散落于山间,如白云庵、瑞峰寺、龙兴寺等,各具特色,白云庵位于山腰密林之中,环境清幽,以“听松涛、观云海”著称,庵内供奉观音菩萨,常有信众在此静修;瑞峰寺则以“奇石、古树、禅泉”三景闻名,寺前有一株千年银杏,树干需三人合抱,秋季金黄落叶铺满庭院,美不胜收;龙兴寺始建于明代,因寺内有“龙井”而得名,井水四季不竭,相传与闽江龙脉相通,具有灵性。
这些寺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载体,更是穆阳山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精华所在,它们或雄伟壮观,或小巧精致,或依险峰而立,或藏幽谷之中,共同构成了穆阳山“山中有寺,寺中有景,景中有禅”的独特意境,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穆阳山的寺庙已成为福安市重要的文化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信众前来探访、朝拜,感受这份跨越千年的宁静与禅意。
寺庙名称 | 位置 | 始建年代 | 主要供奉神祇 | 建筑特色 | 文化亮点 |
---|---|---|---|---|---|
广福寺 | 穆阳山南麓 | 唐贞观年间 | 释迦牟尼、观音 | 中轴对称,歇山顶木构,明清风格 | 清代壁画,宋代古井 |
雪峰寺 | 穆阳山主峰 | 宋宣和年间 | 观音、地藏 | 依山而建,层叠式布局,石基木楼 | “雪峰晴雪”景观,明代铜钟 |
灵岩寺 | 穆阳山西侧 | 五代后晋 | 伏虎禅师、十八罗汉 | 天然石窟为殿,摩崖石刻 | 宋代石雕,民间“祈雨”传说 |
相关问答FAQs
问:穆阳山的寺庙中,哪一座的历史最为悠久?
答:广福寺是穆阳山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寺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历史,其前身“慈恩寺”在唐代便已颇具规模,后于唐乾符五年(878年)敕赐“广福寺”之名,历经宋元明清多次重修,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闽东地区唐代佛教传播的重要实物遗存。
问:参观穆阳山寺庙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民俗禁忌?
答:参观穆阳山寺庙时,需尊重当地宗教习俗,主要禁忌包括:进入寺庙应着装整洁,不穿短裤、短裙、拖鞋;殿内禁止拍照,尤其是佛像、壁画等文物;不随意触摸佛像、供品及法器;保持安静,不喧哗、不追逐打闹;尊重僧人,未经允许不进入僧人生活区域;若参与祈福活动,应按寺庙规定进行,如上香、跪拜等,山中部分寺庙位于偏远地带,建议提前查询开放时间,携带必要物品,注意登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