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裹挟着咸腥味,一遍遍冲刷着沙滩上的贝壳和碎浪,老陈蹲在自己的小摊位后,用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几枚光滑的鹅卵石,摊位上立着块歪歪扭扭的木牌,写着“海滩法师,解忧答疑”,他今年五十二岁,曾是村里的渔民,三年前出海时被缆绳伤了腿,再也没法下海,便靠着年轻时听来的几句半吊子“海经”,在海滩上摆起了这个摊子。
其实老陈自己都清楚,什么“海神托梦”“渔船避煞”,都是哄游客的玩意儿,他真正的本事,是察言观色——哪个游客丢了东西眉头紧锁,哪个情侣闹别扭唉声叹气,他凑过去,几句模棱两可的话,再配个“开过光”的贝壳或手串,总能让人掏个几十块,日子久了,他竟也成了海滩上的“名人”,有人笑他骗子,也有人说他“挺灵”。
直到那个夏天,遇到了老李。
老李第一次来摊位时,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POLO衫,脸色蜡黄,眼袋垂得厉害,他蹲在摊前,盯着那些鹅卵石看了半天,才开口:“师傅,我……我女儿出事了。”
老陈抬眼打量他:四十岁上下,手指缝里还嵌着些黑泥,像是干体力活的。“咋了?”他递过去一瓶水。
老李接过水,拧开盖子,手抖得厉害。“前天带她来海边玩,她非要去深水区,我没拦住……回来后就发烧,说梦话,喊‘别追我’,村医说是吓着了,可都三天了,烧还不退……”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照片上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老陈心里一动,这种“吓着”的事,他“处理”过不少,他接过照片,手指在照片上摩挲两下,故作深沉:“这是撞着‘水里的东西’了,普通办法不行,得用‘海眼符’,能镇住不干净的东西。”他指了指摊位角落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物件,“这是我师傅传下来的,开过光,灵验得很。”
老李的眼睛亮了:“多少钱?”
“不贵,三百块。”老陈伸出三根手指。
老李没犹豫,从裤兜里掏出一卷零钱,数了三百递过去,老陈接过钱,把红布包递给他:“回去挂在床头,今晚子时,用海水泡过的毛巾给孩子擦脸,连续三天,保管好。”
老李千恩万谢地走了,老陈看着手里的钱,心里有点发虚——那“海眼符”不过是块普通的桃木板,是他从山上捡的,自己用红布包着玩,可转念一想,人家是当爹的,着急上火,给个念想也好。
没想到,第二天老李又来了,这次是带着女儿来的,小姑娘烧退了些,脸色还是苍白,但眼睛有神了,看到老陈,还怯生生地喊了声“爷爷”,老李激动得直搓手:“师傅,真神了!我闺女昨晚睡到后半夜,出了一身汗,今早就能喝粥了!这是五百块钱,谢谢您!”
老陈推辞了两下,还是收下了,那天收摊后,他买了条鱼,喝了点酒,心里美滋滋的:原来“做好事”也能赚钱,还赚得这么痛快。
从那以后,老李几乎天天来摊位坐坐,有时带点自家种的菜,有时带瓶酒,跟老陈唠家常,他说自己是外地来打工的,老婆早年病逝,带着女儿相依为命,最近在工地上摔伤了腰,干不了重活,所以才着急,老陈听着,同情心泛滥,有时看他没钱吃饭,还主动请他吃海鲜。
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忘年交”,老李总说:“陈师傅,您这本事不能埋没啊!我认识个老板,他儿子在海上做生意,总出事,想请您做个‘大法事’,保佑他船队平安,这单生意至少能赚一万!”
老陈有点心动,但也犯嘀咕:“我这点本事,能行吗?”
“您放心,”老李拍着胸脯,“老板信这个!我已经跟他说了您的事,他让您明天去码头见他,我陪您去。”
第二天一早,老李带着老陈来到码头,一个穿着西装、戴着金链子的胖子迎上来,自称王老板,王老板说话客气,但眼神锐利,他上下打量老陈:“听说陈师傅有‘海神真传’?我最近船队总在同一个海域出事,不是丢货就是坏船,请了好几个法师都没用。”
老陈心里打鼓,嘴上却说:“老板放心,海神有灵,只要心诚,一定能查出问题。”
王老板点点头:“这样,明天是农历十五,涨大潮,您跟我去船上做个‘祭海神’的法事,事成之后,这个数给您。”他伸出五根手指。
“五万?”老陈的心跳加速了。
王老板笑了:“五万是定金,事成之后再给十万,做法事需要‘供奉’,得用真金白银,还有……我祖传的一颗‘夜明珠’,放在船上镇着,做完法事,东西还给我。”
老陈一听,有点犹豫:“这……东西太贵重了,万一丢了怎么办?”
“有我在呢,放心。”王老板拍着胸脯,“老李是我多年的朋友,他担保,再说,法事需要您亲自保管‘供奉’,这样才显心诚。”
老李也在旁边劝:“陈师傅,王老板是实诚人,这机会难得啊!您帮帮他,也帮帮自己。”
老陈看着王老板的“诚意”,又想到老李的“担保”,再加上十万块的诱惑,终于点了头,当天下午,王老板拿来一个沉甸甸的铁盒,里面装着几根金条、一堆银元,还有一颗用红布包着的“夜明珠”,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
“这‘夜明珠’是我祖传的,您一定要保管好。”王老板反复叮嘱。
老陈把铁盒抱在怀里,像抱着个烫手山芋,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一想到十万块钱,又安慰自己:都是老熟人,能骗我?
第二天凌晨,王老板、老李和几个“船员”带着老陈上了船,船刚开出港口,王老板就说:“海上风浪大,法事得在船舱里做,陈师傅,您带着‘供奉’在舱里念经,我们在甲舱看着。”
老陈进了船舱,拿出桃木板和符纸,装模作样地念起来,过了一会儿,船舱外传来一阵骚动,老李跑进来,脸色惨白:“陈师傅,不好了!王老板说船漏水了,让我们赶紧去甲舱检查!”
老陈心里一惊,抱着铁盒就往外跑,刚到甲舱,就看到王老板和几个“船员”正指着一个破洞,大喊“快堵住”,老李拉着老陈:“陈师傅,您的‘供奉’还在船舱里!快去拿,别被水淹了!”
老陈转身跑回船舱,铁盒还在原地,他刚拿起铁盒,船突然晃了一下,老李在舱外喊:“陈师傅,快上来!船要沉了!”
老陈抱着铁盒跌跌撞撞地跑上甲舱,却只看到一个空荡荡的甲板——王老板和几个“船员”早已跳上救生艇,老李站在艇边,对他露出一个诡异的笑:“陈师傅,对不住了,‘供奉’我们收下了!”
“老李!你骗我!”老陈吼道。
老李冷笑一声:“你以为我真信你那‘海眼符’?从你收我三百块那天起,我就盯上你了!你一个瘸腿老头,摆个摊骗钱,正好当我们的‘垫脚石’!”说完,他跳上救生艇,艇迅速驶远了。
老陈站在摇晃的船上,抱着空铁盒,眼泪忍不住流下来,他这才明白,自己不是什么“海滩法师”,从头到尾,都是别人眼中的“傻子”,风浪越来越大,船开始下沉,老陈抱着铁盒,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幸运的是,附近有渔船经过,把他救了上来,但铁盒里,只有几块石头——所谓的“金条”“银元”和“夜明珠”,都是假的,老陈不仅一分钱没赚到,还赔上了所有的积蓄,更可笑的是,他竟然把骗子当成了朋友。
从那以后,老陈再也没摆过“海滩法师”的摊位,他每天还是去海滩,只是坐在礁石上,看着海浪发呆,会有游客问他:“大爷,您是这里的法师吗?”
老陈摇摇头,苦笑着说:“我不是法师,我是个被人骗了的傻子。”
而那个海滩上,依旧有人摆着摊位,挂着“海滩法师”的牌子,用各种把戏骗着那些渴望“解忧”的人,只是老陈知道,有些骗局,一旦信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常见骗局与“海滩法师”手段对比
骗局阶段 | 骗子行为 | “海滩法师”的轻信点 | 防骗提示 |
---|---|---|---|
初次接触 | 制造“紧急事件”(如孩子生病、船只出事),博取同情 | 出于同情心或“助人”心理,忽略对对方的核实 | 不轻信“陌生人”的紧急求助,先核实身份和事件真实性 |
信任建立 | 小恩小惠(如送礼物、分享“成功案例”),拉近距离 | 被“情感绑架”,认为对方是“朋友”,放松警惕 | 对突然示好的陌生人保持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
利诱上钩 | 承诺高额回报(如“法事成功后给十万”),要求“供奉” | 贪念压过理智,忽视“供奉”本身的风险 | 对“高额回报”保持警惕,不参与任何需要“预付”或“保管贵重物品”的活动 |
相关问答FAQs
问:遇到自称有特殊能力(如法师、大师)的人求助,如何判断是否是骗局?
答:核实对方的身份和资质,真正的法师或大师通常有固定的场所或传承,而非随意在街头摆摊;警惕“紧急事件”+“高额回报”的组合,骗子常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和贪念设局;不轻易参与需要“预付费用”或“保管贵重物品”的活动,避免陷入“以小博大”的陷阱,遇到可疑情况,可及时报警或向相关部门咨询。
问:如果不小心被骗,应该如何处理?
答:保持冷静,收集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对方信息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反思自身被骗的原因(如轻信、贪念),避免再次陷入类似骗局;如果涉及情感欺骗(如被“朋友”骗),及时调整心态,不要自责,吸取教训后重新开始,任何骗局都有迹可循,提高警惕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