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如润法师简历中修行弘法历程有哪些关键节点?

如润法师,俗姓李,1965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一个佛教世家,祖父曾是当地莲峰寺的居士,自幼随祖父出入寺院,耳濡目染下对佛法心生向往,少年时期,他常于寺中听经闻法,对《金刚经》《心经》等经典已有粗浅理解,萌生出家修行、普度众生之念,1983年,18岁的他于莆田广化寺礼圆拙老和尚剃度出家,法号“如润”,取“如甘露润泽众生”之意,自此开启了一生弘法利生的历程。

如润法师简历

出家后,如润法师首先在广化寺常住,承担殿堂事务与经典学习,每日清晨四点即起,随众上殿、过堂、坐香,白天协助知客师接待信众、整理寺院,夜晚则于灯下研习经论,常常至深夜不辍,圆拙老和尚是近代著名高僧,教观双美,注重实修,常教导弟子“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润法师谨遵师训,在忙碌的寺院事务中坚持功课,将修行融入生活,奠定了坚实的佛学基础与坚韧的品格。

1987年,如润法师赴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深造,系统学习唯识、中观、天台等宗派教义,兼及戒律、禅修等实践课程,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尤其对《法华经》《华严经》有深入研习,常于课堂中提出独到见解,得到授课法师的肯定,他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弘法实践,赴苏州、杭州等地乡村讲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佛法要义,深受信众欢迎,1990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返回广化寺后被任命为僧值,负责寺院戒律规范与僧众管理,期间协助监院师修复殿堂、整理藏经,为寺院复兴贡献力量。

1995年,为深入禅修,如润法师赴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参学,依止一诚长老修习禅宗,他在禅堂中精进坐香,克己用功,历经三年寒暑,不仅禅定功夫日深,更对“明心见性”的禅法有了真切体悟,1998年,受寺院邀请,他开始为年轻沙弥讲解《禅门日诵》及 basic 禪修法门,注重将禅修理论与生活实践结合,教导弟子“平常心是道”,在行住坐卧中体会禅意,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解行并重”的重要性,为其后来的弘法风格奠定了基调。

2000年后,如润法师的弘法事业逐渐拓展,他先后应邀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讲经,内容涵盖《金刚经》《阿弥陀经》《地藏经》等,尤其擅长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困惑,阐释佛法中的智慧与慈悲,在讲解《金刚经》时,他强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引导信众放下对名利、得失的执着;在弘扬净土法门时,则倡导“持名念佛与观想念佛结合”,帮助不同根器的众生找到适合的修行方法,他的讲经深入浅出,既有教理的严谨,又有生活的温度,吸引了大量信众,其中包括不少年轻人与知识分子。

如润法师简历

为更系统弘法,2005年,如润法师在莆田创办“如润佛学讲堂”,开设周末讲经班、短期出家体验营、禅修夏令营等课程,免费向信众开放,讲堂不仅注重经典学习,还强调实践修行,每日早晚课诵、过斋、出坡劳动,让学员在日常生活中体会“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截至2023年,讲堂已培养学员逾万人次,其中多人出家或成为寺院义工,成为当地重要的佛教弘法基地,他还推动成立“如润慈善基金会”,致力于扶贫济困、助学救灾、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事业,累计捐赠款物超千万元,践行“人间佛教”的理念,将佛法慈悲精神融入社会服务。

在教界事务方面,如润法师积极参与佛教建设,2008年起,他历任莆田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2020年当选为会长,任职期间,他推动寺院规范化管理,加强僧才培养,组织教职人员学习《宗教事务条例》,维护佛教合法权益;同时促进与其他宗教的交流对话,倡导宗教和谐,为莆田佛教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参与全国佛教界的重大决策与弘法活动,多次代表福建佛教赴海外交流,传播中华佛教文化。

如润法师的修行理念可概括为“持戒为基,禅修为要,慈悲为本,方便为用”,他常告诫弟子:“学佛先做人,做人先修心。”强调戒律是修行的根本,唯有持戒,才能定慧增长;禅修是心性修养的核心,通过止观双运,方能明心见性;慈悲是佛法的根本精神,应以众生为己任,行菩萨道;方便是弘法的智慧,应应机说法,随机教化,他本人以身作则,数十年如一日,每日坚持早课、坐香、诵经,无论多忙都不间断,常言“修行是本,弘法是末,本立则道生”。

如润法师虽年近六旬,仍奔波于弘法、慈善与教界事务之间,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常说:“人生短暂,佛法难闻,当以精进心,行利生事。”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信众走上修行之路,佛教的正能量在社会中不断传递,正如他所法号“如润”,他的一生如甘露般润泽着无数众生的心田,成为当代佛教界“解行并重、悲智双运”的典范。

如润法师简历

如润法师参学修行历程简表

时间阶段 主要经历
1983-1987年 于莆田广化寺出家,依止圆拙老和尚,承担寺院事务,学习经典与戒律。
1987-1990年 就读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系统学习教义,参与乡村弘法实践。
1990-1995年 返回广化寺任僧值,负责寺院管理与戒律规范,参与寺院修复工作。
1995-1998年 赴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参学,依止一诚长老修习禅宗,精进坐香,体悟禅法。
1998-2000年 于云居山禅堂为年轻沙弥讲解禅修法门,倡导“解行并重”。
2000年至今 应邀多地讲经,创办“如润佛学讲堂”,推动慈善事业,参与教界事务管理。

相关问答FAQs

问:如润法师在弘法过程中,如何将传统佛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答:如润法师认为,传统佛法是智慧的根本,而现代生活是实践的土壤,他讲经时注重“契理契机”,一方面深入阐释经典教义,如从《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解读现代人如何放下焦虑,从《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引导职场人培养专注力;他善于运用现代语言和案例,例如用“手机依赖”比喻“贪着”,用“团队协作”阐释“缘起性空”,他推动“佛法生活化”,在佛学讲堂中设置“生活禅修”环节,教导信众在饮食、睡眠、工作中保持觉察,将修行融入日常,让佛法成为解决生活困惑的实际工具。

问:如润法师在慈善事业中,有哪些具体的实践和理念?
答:如润法师的慈善事业以“慈悲济世,践行菩萨道”为核心理念,注重“精准帮扶”与“心灵关怀”结合,在实践上,他主导的“如润慈善基金会”主要开展三大项目:一是“助学圆梦”,资助贫困地区学生完成学业,已帮助5000余名儿童重返校园;二是“急难救助”,在地震、洪水等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救援,累计捐赠物资超300万元;三是“心灵关怀”,组织心理咨询师与法师团队,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提供心理疏导与佛法开示,他常说:“慈善不仅是物质给予,更是心灵的温暖。”通过这些实践,他希望让受助者感受到佛法的慈悲,同时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利生事业中,形成“慈悲传递”的良性循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