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佛源法师诗词中,其禅意、诗情与人生智慧的相映究竟如何生辉?

佛源法师(1922-2009)是当代曹洞宗高僧,虚云老和尚法嗣,曾任南华禅寺、云门寺方丈,一生以“农禅并重”为修行要旨,其诗词亦如其人,质朴无华却暗藏机锋,将禅宗智慧与世间情怀熔于一炉,于日常见真谛,于平凡显菩提,法师的诗词不尚雕琢,多随感而发,或写修行体悟,或记丛林生活,或抒慈悲济世之心,字里行间流淌着“平常心是道”的禅意,读来令人心神澄澈,如沐春风。

佛源法师诗词

佛源法师的诗词以“禅悟”为根,于“超脱”中见真性,他常以“空”“无”破执,却不落空寂,而是从寻常事物中透出明心见性的智慧,如“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以“竹影”“月”之动,反衬“阶尘”“潭水”之静,暗喻外境虽纷扰,自性本澄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化用六祖慧能偈子,却更添“放下”的实修意味——不纠缠于是非对错,不执着于得失荣辱,方能心如止水,法师的禅悟诗并非高谈玄理,而是贴近生活,如“春来草自绿,秋至叶还黄,不问春与秋,心随天地长”,以四季更替喻自然规律,劝人顺应天道,不逆不争,在“随缘”中证得“安心”境界。

除却禅悟,法师的诗词更饱含“世间情”与“慈悲心”,他虽出家,却心怀众生,将“佛法在世间”的入世情怀融入字里行间,写寺院斋饭,“千家供粥饭,一念暖寒门”,寥寥数字,道出“众生平等,慈悲济世”的菩萨行愿;记度化众生,“慈目视沉沦,苦口说真如”,以“慈目”对“沉沦”,以“苦口”说“真如”,尽显僧人的悲悯胸怀,即便写个人遭际,也无丝毫怨怼,反透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坚韧,如“风雨十年身,未曾改初心”,以“风雨”喻磨难,“初心”彰道心,在困顿中坚守菩提道,令人动容。

自然意象是法师诗词的重要载体,他以山水草木为师,在“自然”中悟“禅境”,法师常居丛林,对一草一木皆有体察:“山高云自淡,水远沙鸥闲”,以“山高”“水远”显境界,“云淡”“鸥闲”喻心境,勾勒出一幅“心无挂碍”的自在图景;“松涛传静法,钟鼓醒沉迷”,以“松涛”声为“静法”,以“钟鼓”声为“醒迷”,将自然之声转化为修行之助,让人在视听间体悟“大道至简”的真理,这些诗句不堆砌辞藻,却以“天然去雕饰”之美,将禅理与自然融为一体,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佛源法师诗词

佛源法师诗词的艺术特色,正在于“以诗载禅,以禅入诗”,其语言质朴如农家语,无文人酸腐,却有“清水出芙蓉”之妙,如“吃饭睡觉,搬柴运水,处处是道,时时修行”,将修行日常诗化,尽显“平常心是道”的禅机;意象多取身边物,钟、鼓、粥、饭、竹、月,于平凡中见真谛,如“钟声传静里,鼓韵醒沉迷”,以“钟声”“鼓韵”之具象,传递“静”“醒”之抽象禅理,让人于声声中见自性;表达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不直说禅理,而让读者从“山高云淡,水远沙平”中自悟“心无挂碍”的境界,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妙。

作为禅宗文化的当代传承者,佛源法师的诗词不仅是修行者的心路写照,更是现代人的“心灵良方”,在浮躁喧嚣的当下,其诗词如一泓清泉,让人学会“放下”与“安住”——放下对名利的执着,安住于当下的生活;放下对过去的懊悔,安住于当下的修行;放下对未来的焦虑,安住于当下的慈悲,正如法师所言:“心若安好,便是晴天。”其诗词所传递的,正是这份“心安”的智慧,让佛法以诗意的方式走进生活,让禅意成为现代人心灵的庇护所。

诗词原文 主题 核心意象 禅理意蕴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禅悟与静定 竹影、月、潭、尘 外境虽动,自性不动,明心见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随缘自在 四季、风花雪月 顺应自然,不执于相,心常安乐
粥饭途中常自在,丛林树下得安闲 修行日常 粥饭、丛林、树 道在平常,日用即修行,无住生心

FAQs

佛源法师诗词

问题1:佛源法师的诗词与其他禅宗高僧(如苏轼、王维的禅诗)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解答:佛源法师的诗词更贴近“农禅并重”的修行生活,语言质朴如农家语,少文士雕琢,多从搬柴运水中见禅意,如“粥饭途中常自在,丛林树下得安闲”,将修行融入日常,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而苏轼、王维的禅诗多文士情怀,常以自然景物寄托禅思,兼具文学性与哲理性,如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侧重哲理思辨,法师诗词“直指人心”,以“平常心”为要,更强调实修体验,少了文人的婉约,多了僧人的朴实,更具“人间佛教”的实践智慧。

问题2:普通人如何从佛源法师的诗词中汲取生活智慧?
解答:普通人可从“放下执念”和“安住当下”两点入手,法师诗词中“竹影扫阶尘不动”启示我们,外界的纷扰如“竹影”“尘”,内心的平静如“不动”,学会不被外境牵着走,保持内心的澄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则提醒我们珍惜当下,顺应生活节奏——春天赏百花,秋天赏月,夏天纳凉,冬天观雪,不执着于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焦虑,在日常的吃饭、睡觉、工作中体会“自在”,便是将禅意融入生活,让心灵在“随缘”中得到安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