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夏琼寺庙会作为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民俗活动之一,承载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当地藏族群众的传统生活智慧,庙会以夏琼寺为核心,这座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古刹由宗喀巴大师的启蒙恩师顿珠仁钦创建,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因“夏琼”藏语意为“大鹏金翅鸟”,寓意寺院如大鹏展翅般护佑一方,而庙会则成为这一文化符号的年度集中呈现,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九期间,来自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信众与游客齐聚于此,形成一场融合宗教仪轨、民俗展演、商贸交流的文化盛宴。
历史渊源与文化土壤
夏琼寺庙会的形成与夏琼寺的历史地位密不可分,作为格鲁派(黄教)早期重要寺院,夏琼寺不仅是宗喀巴大师少年时学习佛法的地方,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坐落在化隆县查甫乡夏琼山南麓,依山而建,气势恢宏——成为安多藏区的宗教文化中心,历史上,寺院通过“辩经”“法会”等活动传播教义,逐渐演变为区域性宗教活动节点,明代以来,随着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的兴盛,夏琼寺的庙会开始融合当地藏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逐渐形成了集宗教、文化、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清代乾隆年间,庙会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了“跳神”“展佛”等大型仪轨,奠定了今日庙会的基本框架。
庙会活动内容的多维呈现
夏琼寺庙会的活动以“宗教为魂、民俗为体、商贸为脉”,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内容体系,既保留了藏传佛教的庄严仪式,又融入了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智慧,具体可分为宗教仪轨、民俗展演与商贸交流三大板块。
(一)宗教仪轨:神圣与虔诚的交织
宗教活动是庙会的核心,以“正月祈愿法会”(藏语称“默朗钦波”)为主线,持续七天八夜,主要包括诵经、跳神、展佛、辩经等环节。
- 诵经祈福:每日清晨,夏琼寺的僧侣们会在大经堂集体诵《般若经》《金刚经》等经典,信众们围绕寺院转经(“廓拉”),顺时针转动经筒,口诵六字真言“嗡嘛呢呗美吽”,祈求平安吉祥,寺院还会举行“平安煨桑”仪式,僧人将柏枝、糌粑、酥油等投入煨桑炉,青烟袅袅中承载着信众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 跳神羌姆:正月十五下午是跳神仪式的高潮,数十名僧侣佩戴面具,身着五彩法衣,扮演“护法神”“鹿头神”“死神”等角色,在法号与鼓乐声中表演“金刚舞”,舞蹈动作刚劲有力,象征降妖除魔、护持佛法,面具的色彩与造型则藏有密宗教义的象征意义,如蓝色代表愤怒,白色象征和平,这一仪式不仅是对宗教传统的传承,更被视为驱邪纳祥的重要方式。
- 展佛显圣:正月十六清晨,寺院会将一幅长约30米、宽约20米的巨幅唐卡(释迦牟尼佛生平图)从山坡缓缓展开,供信众瞻仰,阳光照射下,唐卡色彩斑斓,庄严肃穆,信众们跪拜祈福,场面宏大而虔诚,展佛仪式寓意“佛光普照”,是庙会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环节。
- 辩经交流:庙会期间,寺院还会组织年轻僧侣进行辩经,他们以问答形式探讨佛学义理,拍手、踏步、呐喊的动作充满活力,既是对僧人学识的检验,也是宗教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
(二)民俗展演:生活与艺术的交融
除了宗教活动,庙会也是民俗文化的展示舞台,藏族传统歌舞、体育竞技、手工艺制作等轮番上演,展现着化隆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情。
- 歌舞表演:寺院广场上,当地群众自发组织锅庄舞、弦子舞表演,男女老少身着藏袍,围成圆圈,踏歌起舞,歌声高亢嘹亮,舞步轻快有力,歌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丰收的喜悦,还有“拉伊”(情歌)对唱、藏族民歌弹唱等,充满生活气息。
- 传统体育:赛马、射箭、摔跤是庙会必不可少的体育项目,在夏琼寺旁的草地上,骑手们身着盛装,驾驭骏马奔驰于草原,展现“马背民族”的矫健;射箭场上,射手们拉满弓弦,瞄准靶心,既有竞技性,也蕴含着藏族群众对勇气的崇尚。
- 手工艺展示:庙会周边设有手工艺品摊位,唐卡绘制、藏毯编织、银器制作、木雕等非遗技艺集中亮相,匠人们现场展示技艺,游客可近距离观看制作过程,购买特色纪念品,其中化隆“唐卡”因色彩鲜艳、工艺精湛而备受青睐,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商贸交流:经济与文化的纽带
作为区域性的物资集散地,夏琼寺庙会兼具经济功能,每年吸引数百名商贩参与,交易商品涵盖农副产品、民族服饰、宗教用品等。
- 特色农产品:化隆县是农业大县,小麦、青稞、油菜、土豆等农产品在庙会上热销,化隆糌粑”采用传统工艺加工,口感香醇,成为游客必带特产;酥油、奶皮、蕨麻等藏族传统食品也供不应求。
- 民族服饰与用品:藏袍、藏靴、氆氇等服饰摊位前人头攒动,手工刺绣的图案精美绝伦;转经筒、佛珠、哈达等宗教用品则因做工精致而深受信众喜爱。
- 现代商贸元素:近年来,庙会逐渐融入现代商贸元素,电商直播、特色小吃摊位(如烤羊肉、酿皮、酸奶)等出现,既满足了年轻人的需求,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增收渠道。
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夏琼寺庙会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载体,更是民族文化传承与社区凝聚的重要平台,从文化内涵看,它融合了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藏族传统的生态智慧(如对自然的敬畏)与民间艺术的创造力,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从当代价值看,庙会推动了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融合:通过庙会这一平台,夏琼寺的唐卡、跳神等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传承;庙会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化隆县的旅游业发展,2023年庙会期间,当地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庙会还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往,汉族、回族、撒拉族等群众共同参与,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景象。
化隆县夏琼寺庙会以古寺为根、以文化为魂、以群众为本,历经七百年风雨依然生机勃勃,它既是藏族群众精神世界的寄托,也是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见证,在新时代,庙会将继续承载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让“夏琼金翅鸟”的文化符号飞得更高、更远。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夏琼寺庙会每年固定在什么时间举办?如何前往夏琼寺?
解答:夏琼寺庙会每年固定在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九举行,为期7天,其中正月十五、十六是活动高潮,前往夏琼寺可选择以下方式:① 自驾:从西宁出发沿G6京藏高速至平安收费站,转至平阿公路,约1.5小时车程;② 公共交通:西宁汽车站乘坐至化隆县的班车,再转乘查甫乡方向的客车,或包车前往;③ 当地交通:化隆县城有直达夏琼寺的旅游专线,庙会期间班次加密。
问题2:参加夏琼寺庙会有哪些需要尊重的宗教习俗或禁忌?
解答:作为藏传佛教寺庙活动,参与者需注意以下习俗:① 进入寺院需脱帽、禁穿短裤短裙,未经允许不可拍摄佛像、僧侣;② 转经需顺时针方向,转动经筒时不可逆转;③ 跳神展佛等仪式中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喧哗或指指点点;④ 接受哈达需双手合十微微弯腰,不可随意丢弃;⑤ 寺院内禁止吸烟、踩踏门槛,佛像前不可手指佛像,尊重当地习俗既能体现文化包容,也是对宗教信仰的基本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