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性如法师是当代佛教界备受尊敬的高僧,以其深厚的佛学修为、慈悲济世的精神以及对地方佛教文化复兴的重要贡献,在陕西乃至全国信众中享有崇高声誉,法师出生于宝鸡市陈仓区一个佛教家庭,自幼受家庭熏陶,对佛法心生向往,青年时期,他于西安某著名寺院剃度出家,师从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和尚,系统研习《大藏经》,尤其精通净土宗与禅宗经典,将“持名念佛”与“明心见性”的修行理念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弘法风格。
法师的修行之路严格遵循传统戒律,每日坚持早晚课诵、过斋、坐禅,数十年如一日,他常说:“修行不在形式,而在心念的清净与慈悲的践行。”在宝鸡地区,法师长期住持并修复了多处古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位于宝鸡市区的金台寺,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历史名刹,历经战乱与岁月侵蚀,早已破败不堪,性如法师发愿重兴道场,历经十余年奔走募化,亲自参与寺院规划与建设,不仅修复了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体建筑,还从缅甸请来了玉佛,并组织僧众整理、刊刻佛教典籍,使金台寺成为宝鸡地区集修行、弘法、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在弘法利生方面,性如法师坚持以“契理契机”为原则,既深入经典阐释佛法真谛,又贴近信众需求,他定期在金台寺讲经说法,内容涵盖《阿弥陀经》《金刚经》《心经》等,深入浅出,结合现代生活实例,让信众易于理解与实践,法师还特别重视慈善事业,创立“慈航济困基金会”,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帮扶孤寡老人、援助灾区群众,累计捐款捐物数百万元,他常说:“佛法不仅是出世间的智慧,更是入世间的慈悲,利益众生是修行者的本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佛教文化,性如法师还注重培养年轻僧才,他亲自授课,教导年轻僧人戒律、经典、仪轨等,鼓励他们“解行并重”,既要有扎实的佛学理论,也要有服务大众的实践能力,在他的影响下,金台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僧人,他们如今已成为各地弘法的中坚力量。
性如法师的弘法事业不仅限于宝鸡,他还积极参与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曾赴东南亚、港澳台等地讲学,传播中国佛教文化,促进不同地区佛教界的友好往来,他的言教以“朴实、慈悲、务实”著称,深受各界人士尊敬。
性如法师弘法重要节点 |
---|
时间 |
1985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2015年 |
2020年至今 |
相关问答FAQs
问:性如法师的修行法门有何特点?
答:性如法师以净土宗为根本,强调“持名念佛”的实修法门,同时融合禅宗“明心见性”的智慧,他主张“禅净双修”,认为念佛是安心之要,参禅是悟心之钥,二者相辅相成,在日常修行中,他注重“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倡导信众将慈悲心与菩提心融入日常行为,如待人接物、工作学习等,做到“心口相应,知行合一”,法师非常重视戒律持守,认为“戒为无上菩提本”,要求僧众和信众严持戒律,以清净心修持佛法。
问:信众如何参与性如法师倡导的慈善活动?
答:信众可通过金台寺“慈航济困基金会”参与慈善活动,基金会定期发布助学、助老、扶贫等项目信息,信众可通过线上捐款、线下捐赠物资(如衣物、图书等)或参与志愿服务(如探访孤寡老人、支教等)的方式贡献爱心,性如法师特别强调“慈悲无相”,鼓励信众在参与慈善时保持平等心、清净心,不求回报,只为利益众生,基金会每年会举办“慈善义卖”“爱心捐赠日”等活动,信众可关注金台寺官方通知,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