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咒,又称真言、陀罗尼,是佛菩萨悲愿与智慧的浓缩,是行者与佛菩萨心相应的桥梁,在佛教传统中,心咒并非简单的音节组合,而是蕴含佛菩萨本愿力量的“心声”,持诵时以专注清净之心,通过音声振动与佛菩萨的愿力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加持、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每一尊佛菩萨都有其独特的心咒,对应不同的愿力与功德,如阿弥陀佛心咒指向“无量光寿”,观音菩萨心咒象征“慈悲救度”,文殊菩萨心咒开启“智慧之门”,以下为常见佛菩萨心咒列表,供修行者参考持诵。
佛菩萨名号 | 心咒(梵文/藏文) | 汉译 | 含义 | 持咒功德 |
---|---|---|---|---|
阿弥陀佛 | 嗡阿弥德瓦舍 | 嗡 阿 弥 德 瓦 舍 | 佛部心咒,“阿弥德瓦”为无量光、无量寿,总摄佛的慈悲与智慧 | 消除业障,命终往生极乐净土,得不退转 |
观音菩萨 | 嗡嘛呢呗美吽 | 嗡 嘛 呗 美 吽(六字大明咒) | 身语意功德事业圆满,象征六度波罗蜜,救度众生苦难 | 得菩萨慈悲护佑,远离灾难,增长福慧 |
文殊菩萨 | 嗡阿惹巴扎那谛 | 嗡 阿 惹 巴 扎 那 谛 | “阿惹巴扎那”为智慧,“谛”为成就,开启无上智慧 | 增长辩才,消除愚痴,学业事业顺利,成就菩提 |
普贤菩萨 | 嗡嘿嘎呢嘎呢嗡萨瓦萨埵嘛哈萨埵娑婆诃 | 嗡 嘿 嘎 呢 嘎 呢 嗡 萨 瓦 萨 埵 嘛 哈 萨 埵 娑 婆 诃 | 行普贤十大愿王,愿力周遍法界,成就一切善根 | 消除业障,增长善根,修行圆满,成就佛果 |
金刚手菩萨 | 嗡吽吽呷萨得吽 | 嗡 吽 吽 呷 萨 得 吽 | 金刚手象征“坚固不坏之力”,降伏烦恼,护持修行 | 增长力量,消除违缘,护持道业,成就事业 |
地藏菩萨 | 嗡钵罗末邻陀宁娑婆诃 | 嗡 钵 罗 末 邻 陀 宁 娑 婆 诃 | “地藏”为安住众生心地,救度地狱众生,大愿深广 | 救度亡灵,超度祖先,消除地狱苦,得平安吉祥 |
药师佛 | 嗡拉杂萨埵嗡拉杂嘛哈萨埵嗡拉杂僧埵娑婆诃 | 嗡 拉 杂 萨 埵 嗡 拉 杂 嘛 哈 萨 埵 嗡 拉 杂 僧 埵 娑 婆 诃 | 药师佛为消灾延寿之本愿,除病苦,满善愿 | 消除病障,增长福寿,满足众生物质与精神需求 |
弥勒菩萨 | 嗡美得希雅达塔嘎得嗡美得希雅索哈 | 嗡 美 得 希 雅 达 塔 嘎 得 嗡 美 得 希 雅 索 哈 | 弥勒为未来佛,象征欢喜与解脱,接引众生 | 种下未来解脱因缘,得欢喜心,命终见弥勒 |
绿度母 | 嗡嘛呢呗美吽左呗美吽啊吽 | 嗡 嘛 呗 美 吽 左 呗 美 吽 啊 吽 | 绿度母为观音菩萨化身,救八种苦难,赐予长寿 | 救灾免难,增长寿命,消除恐惧,得平安顺遂 |
黄财神 | 嗡赞巴拉咕噜贝梭哈 | 嗡 赞 巴 拉 咕 噜 贝 梭 哈 | 黄财神为护法财神,护持修行者资粮,不贪不执 | 增长财富,脱离贫困,助修行资粮,得善财善用 |
大势至菩萨 | 嗡巴ra哇的萨埵嗡巴ra哇的索哈 | 嗡 巴ra 哇 的 萨 埵 嗡 巴ra 哇 的 索 哈 | 大势至为“念佛成就能”代表,以念佛得大势 | 得菩萨加持,念佛成就,消除恶梦,增长定力 |
不动佛 | 嗡班杂咕噜贝嗡班ra萨埵吽 | 嗡 班 杂 咕 噜 贝 嗡 班ra 萨 埵 吽 | 不动佛象征“嗔心不动”,消除嗔恨,获得大定 | 消除嗔业,获得禅定,降伏魔障,得身心安稳 |
虚空藏菩萨 | 嗡阿嘎惹巴ra聂嗡阿嘎惹巴ra聂梭哈 | 嗡 阿 嘎 惹 巴ra 聂 嗡 阿 嘎 惹 巴ra 聂 梭 哈 | 虚空藏为“智慧宝藏”象征,能满众生善愿 | 增长记忆力,获得智慧宝藏,满足善愿,得辩才无碍 |
相关问答FAQs
问:持咒需要每天念固定的遍数吗?
答:持咒的核心在于“诚心专注”,而非追求数量,佛经中虽有“念十万遍”等开示,但重点在于持续不断的信心与清净心,初学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天念21遍、108遍(108为圆满数)等固定时间,养成习惯;若时间紧张,念3遍、7遍,以虔诚心摄持,亦能获得加持,贵在坚持,不在于遍数多少,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问:心咒需要传承才能念吗?
答:心咒的传承在藏传佛教中尤为重要,因传承能连接历代祖师与佛菩萨的愿力,使持咒更具效力,但在汉传佛教及日常修行中,若信心清净,至诚持诵,即使未得正式传承,佛菩萨亦会悲悯摄受,建议初学者依止善知识了解心咒的正确发音与含义,避免错音导致误解;传承的本质是“心传”,即对佛菩萨的信心与恭敬,形式上可随缘,但恭敬心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