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本耀法师在东林寺的修行弘法经历传递了怎样的佛法智慧?

东林寺作为中国净土宗祖庭,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山麓,自东晋慧远大师开创以来,便以“莲社”结缘、念佛往生的法门传承千年,成为海内外佛教徒心中的精神家园,而本耀法师作为东林寺的重要传承者与引领者,以其深厚的佛学修为、务实弘愿的践行,为这座古刹的当代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耀法师东林寺

本耀法师的修行之路,始于对佛法的虔诚求索,他年少时即随师参究,后于东林寺出家,依止上果下一老和尚修习净土法门,在长期的修行中,法师深谙“持名念佛”之要义,以“信深愿切、老实念佛”为圭臬,将个人修行与寺院弘法紧密结合,他常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关键在于能否至诚专念,感应道交。”这种对法门的坚守与体悟,成为他后来带领东林寺弘法利生的根本。

作为东林寺的方丈,本耀法师始终以“恢复祖庭、弘扬正法”为己任,自任职以来,他主持了多项寺院重建与文化建设项目:从山门、天王殿到大雄宝殿、藏经楼,每一处殿堂的恢复,都凝聚着他对传统建筑艺术的尊重与对佛教文化的传承;从佛像装金、经典雕印到净土宗文献的整理出版,他致力于让东林寺不仅是修行道场,更成为佛教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中心,尤为重要的是,法师注重“解行并重”,在寺院日常管理中严格持戒精修,每日带领僧众及信众早课、晚课、过斋,将修行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使东林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传统得以延续。

在弘法利生方面,本耀法师秉持“契理契机”的原则,既坚守净土宗根本教义,又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他倡导“人间佛教”思想,鼓励信众将念佛修行与慈悲济世相结合,推动寺院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如救助贫困学子、关爱孤寡老人、抗疫救灾捐助等,让佛法智慧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价值,他积极运用现代传媒弘法,通过东林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渠道,定期开示经典、共修念佛,使全球信众足不出户便能亲近法义,东林寺的弘法影响力由此跨越地域,走向世界。

本耀法师东林寺

以下为本耀法师近年来部分弘法实践概览:

时间 弘法活动内容 影响与意义
2018年 启动“东林寺净土文化丛书”编纂工程 系统整理净土宗典籍,夯实理论研究基础
2020年 举办“全球网络共修念佛”活动 疫情期间延续信众修行,覆盖超10万人次
2022年 成立“东林寺慈善基金会” 规范化开展公益慈善,年帮扶困难群体超5000人
2023年 主办“首届庐山净土宗文化论坛” 汇聚海内外学者,推动佛教文化交流互鉴

本耀法师的弘法理念与实践,不仅让东林寺这座千年祖庭在当代焕发新生,更以“念佛安心、善利人间”的路径,为无数迷茫者指明了精神归途,他常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正是这种将出世情怀与入世担当相统一的精神,使东林寺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信仰与生活的桥梁,也让净土法门的慈悲与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关问答FAQs

本耀法师东林寺

问:本耀法师在弘扬净土宗时,如何平衡传统教义与现代社会的需求?
答:本耀法师以“契理契机”为原则,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契理”即坚守净土宗“信深愿切、持名念佛”的根本教义,确保法脉传承的正统性;“契机”则是在此基础上,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通过现代传媒(如直播、短视频)传播佛法,降低信众接触法门的门槛;另一方面倡导“人间佛教”,鼓励信众将念佛修行与日常行善结合,让佛法智慧在家庭、职场、社会中落地生根,实现“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的和谐统一。

问: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祖庭,在当代对信众的主要修行引导是什么?
答:东林寺在当代对信众的修行引导,核心是“持名念佛”与“发愿往生”,具体而言,通过每日早晚课、佛七共修、经典学习等活动,帮助信众深入理解“净土三资粮”——信、愿、行的内涵:以“信”深信弥陀愿力,以“愿”切愿往生净土,以“行”专持弥陀名号,强调“解行并重”,引导信众在念佛的同时,践行慈悲喜舍的菩萨精神,如参与慈善、护生、护教等,将个人修行与利益众生相结合,最终达到“现生安乐、临终往生”的修行目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