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登封有哪些久负盛名的千年古寺,你都了解多少呢?

登封,这座位于中岳嵩山腹地的千年古城,不仅是“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承载地,更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群山环抱,梵音缭绕,历史上曾有“禅宗祖庭”“少林功夫圣地”等诸多美誉,而散落其间的寺庙,每一座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成为海内外信徒与游客心中的精神高地。

登封有名气寺庙

嵩山脚下的少林寺,无疑是登封最具名气的寺庙,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坐落于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这座寺庙不仅是禅宗的“祖庭”,更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走进少林寺,山门上悬挂的“少林寺”匾额为康熙皇帝亲笔题写,庄严肃穆,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立雪殿等建筑,层层递进,气势恢宏,立雪殿内的“雪庭裕祖影塔”记载了禅宗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的故事,成为禅宗“以心传心”精神的象征,寺西的塔林,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塔林,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墓塔240余座,塔身雕刻精美,造型各异,是研究中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自北周以来,少林寺高僧辈出,达摩“面壁九年”的传说更是为这座寺庙蒙上神秘色彩,而少林功夫在历经千年传承后,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吸引着无数武术爱好者前来朝圣。

与少林寺齐名的法王寺,位于嵩山太室山玉柱峰下,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比少林寺早建400余年,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菩提道场”,相传,法王寺为汉明帝刘庄感梦遣使西域求佛后,与洛阳白马寺同期敕建,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寺院依山而建,坐东朝西,现存山门、大雄宝殿、地藏殿、白衣殿等建筑,飞檐斗拱,古朴典雅,寺内有两株千年银杏树,高达30余米,枝繁叶茂,相传为汉代高僧摩腾、竺法兰亲手所植,历经千年风雨仍生机盎然,法王寺最负盛名的当属其“四绝”:一绝是“塔院”,寺内现存唐代密檐式法王寺塔,高15米,造型优美,为嵩山地区现存最早的唐代砖塔之一;二绝是“月海”,寺后山岗有一平台,每逢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月光洒满山岗,仿佛置身银海,人称“嵩门待月”,为嵩山八大景之一;三绝是“古井”,寺内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常年不涸,相传饮之可祛病延年;四绝是“碑刻”,寺内保存有历代碑刻20余通,其中唐代《大唐嵩阳法王寺之碑》记载了法王寺的历史沿革,书法价值极高,法王寺历经千年兴衰,始终香火鼎盛,是佛教传入中原后早期发展的重要见证。

位于嵩山南麓的嵩岳寺,同样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璀璨明珠,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最初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为佛教寺院,原名“闲居寺”,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名“嵩岳寺”,这座寺庙最引人注目的,是寺内耸立的嵩岳寺塔——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十五层密檐式砖塔,被誉为“华夏第一塔”,塔高约40米,平面呈十二边形,由基台、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第一层特高,东、西、南、北四面辟券门,其余八面为假窗;塔身以上共15层,层层短檐,外轮廓呈柔和的抛物线线条,形如独挺的竹笋,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体现了北魏时期高超的建筑艺术,嵩岳寺塔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佛教文化与中原建筑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作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除嵩岳寺塔外,寺内还保存有大雄宝殿、净人泉等古迹,虽历经千年风雨,仍能让人感受到昔日的恢弘气势。

永泰寺位于嵩山太室山南麓,是嵩山地区唯一一座尼僧寺院,始建于北魏正光二年(公元521年),由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为纪念其兄明元皇帝而建,初名“明元寺”,后因永泰公主出家于此,改名“永泰寺”,这座寺庙背靠青山,面对溪流,环境清幽,素有“嵩山第一胜地”之称,寺内现存大雄宝殿、白衣殿、塔院等建筑,其中永泰寺塔为唐代密檐式砖塔,高约30米,平面呈方形,塔身雕刻有佛像、飞天等图案,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寺后的皇姑洞,相传为永泰公主出家修行的地方,洞内石壁上仍保留有明清时期的题记,永泰寺作为皇家寺院,历史上曾高僧云集,香火鼎盛,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

登封有名气寺庙

会善寺位于嵩山太室山积翠峰下,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最初为“嵩阳寺”,隋代改名“会善寺”,唐代高僧一行(张遂)曾在此出家修行,并主持编制《大衍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寺院坐北朝南,现存山门、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结构简洁,斗拱硕大,具有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寺内还保存有一口唐代古钟,钟声洪亮,可传至数里之外,会善寺作为嵩山“天地之中”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为登封主要知名寺庙概况一览:

寺庙名称 始建年代 地位/特色 主要看点
少林寺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 禅宗祖庭、少林功夫发源地 塔林、立雪殿、藏经阁、少林功夫
法王寺 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 中国最早佛教寺院之一、“菩提道场” 唐代法王寺塔、千年银杏、嵩门待月
嵩岳寺 北魏永平二年(509年) 中国最古老砖塔所在地 嵩岳寺塔(华夏第一塔)、大雄宝殿
永泰寺 北魏正光二年(521年) 嵩山唯一尼僧寺院 永泰寺塔、皇姑洞、唐代古碑
会善寺 北魏孝文帝时期 唐代高僧一行修行地 元代大雄宝殿、唐代古钟、天文文化

这些寺庙或因历史久远而闻名,或因文化独特而著称,它们不仅是登封佛教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体现,每一座寺庙都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着嵩山地区的兴衰变迁,也见证着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

FAQs

登封有名气寺庙

Q1:登封最古老的佛教寺庙是哪一座?它有哪些独特之处?
A1:登封最古老的佛教寺庙是法王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与洛阳白马寺同为汉明帝时期敕建,距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其独特之处在于:一是“历史悠久”,作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见证了佛教传入中原的早期历程;二是“四绝闻名”,即唐代法王寺塔(嵩山现存最早唐代砖塔)、千年银杏(汉植古树)、嵩门待月(嵩山八大景之一)和古井碑刻,兼具自然与人文景观之美;三是“地位尊贵”,作为皇家敕建寺院,历史上高僧云集,是佛教早期传播的重要中心。

Q2:少林寺为何被称为“禅宗祖庭”?它与禅宗的发展有何关联?
A2: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是因为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曾在此面壁九年,开创禅宗“以心传心”的修行法门,奠定了禅宗的基础,北魏时期,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少林寺,面对石壁“面壁”修行,九年未出,其“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学思想,打破了佛教传统的经院式修行,开创了中国禅宗的“一花开五叶”(指禅宗五个主要流派),达摩被尊为禅宗“初祖”,少林寺因此成为禅宗的“祖庭”,此后,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核心道场,更将禅宗修行与武术相结合,形成了“禅武合一”的独特文化,使少林功夫成为禅宗精神的实践载体,影响深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