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寺,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雪窦山心,群山环抱,溪流潺潺,素有“四明第一山”之誉,更因被尊为“弥勒菩萨道场”而闻名海内外,这座始建于晋朝的古刹,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也滋养了无数禅心慧命,其历史沿革可追溯至东晋时期,最初名为“瀑布观音院”,因寺后瀑布飞泻而得名,唐代咸通二年(861年),迁址于今址,“雪窦寺”之名始定,至宋代,寺院迎来鼎盛,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赐额“雪窦资圣禅寺”,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更因传说“皇帝梦游雪窦”而赐“应梦道场”,自此声名远播,成为江南禅宗重要祖庭,明清两代,雪窦寺几经毁损与重建,始终香火不绝,近代,太虚大师曾驻锡于此,倡导“人间佛教”,为古刹注入新的活力,1985年,雪窦寺获批修复开放,如今已成为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百万信众与游客朝圣观光。
在这座古刹的现代复兴历程中,慧日法师(俗名黄明岳,1948年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生于奉化,自幼受乡土文化熏陶,青年时期因缘成熟,于1982年在雪窦寺礼悟道长老披剃出家,法名“慧日”,取“佛光普照,慧日破暗”之意,法师出家后,精进修行,研习经典,先后于天台山国清寺、杭州灵隐寺等丛林参学,深得禅、净、律要旨,1995年,当选雪窦寺方丈,肩负起恢复古刹、弘扬佛法的历史使命,在他的主持下,雪窦寺的修复与建设迈入新阶段,从大雄宝殿、天王殿到藏经楼、弥勒殿,每一处建筑的重建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坚持“修旧如旧”,既保留唐宋建筑风格,又融入现代功能,使寺院既庄严古朴,又便利信众修行,除了硬件建设,慧日法师更注重“软件”提升:创办雪窦寺佛学院,培养青年僧才,传承佛教文化;定期举办水陆法会、禅七法会、佛学讲座,让更多人接触正信佛法;倡导“人间佛教”理念,带领僧众参与社会慈善,设立“慧日慈善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帮扶孤寡老人,在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灾害中积极捐款捐物,践行“慈悲济世”的佛陀本怀,慧日法师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苦行精神,将个人修行与寺院发展、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使雪窦寺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更成为传播善文化、促进和谐的精神家园,他常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句话正是他弘法生涯的最佳注脚。
雪窦寺历史沿革简表 | 朝代 | 事件 | 备注 | |------------|---------------------------------------|---------------------------------------| | 晋朝 | 始建,原名“瀑布观音院” | 因寺后瀑布得名 | | 唐代 | 咸通二年(861年)迁址,改名“雪窦寺” | 定址于今 | | 宋代 | 景德元年(1004年)赐额“雪窦资圣禅寺” | 宣和二年(1120年)赐“应梦道场” | | 明清 | 多次毁损与重建 | 始终保持香火不断 | | 近代 | 太虚大师驻锡,倡导“人间佛教” | 注入现代弘法理念 | | 当代 | 1985年修复开放 | 成为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国家AAAA级景区 |
慧日法师主要弘法贡献 | 方面 | 具体内容 | |--------------|--------------------------------------------------------------------------| | 寺院建设 | 主持重建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坚持“修旧如旧”,融合传统与现代功能 | | 僧才培养 | 创办雪窦寺佛学院,培养青年僧才,传承佛教文化 | | 弘法活动 | 定期举办水陆法会、禅七法会、佛学讲座,利用新媒体传播佛法 | | 社会慈善 | 设立“慧日慈善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帮扶孤寡,参与灾害救援 | | 文化传承 | 推动弥勒文化研究,举办“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挖掘“欢喜、包容、慈悲”内涵 |
FAQs
Q:雪窦寺为何被称为“弥勒菩萨道场”?
A:这源于佛教经典与民间传说的结合,据《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菩萨将从兜率天降生人间,于龙华三会度化众生,而雪窦山因山形奇特,古人认为其“状如弥勒”,加之宋代传说宋仁宗曾梦游雪窦,见弥勒菩萨端坐妙高台,醒下诏赐“应梦道场”,自此雪窦寺与弥勒菩萨的信仰紧密相连,寺内的弥勒殿供奉着天冠弥勒像,象征弥勒菩萨的未来佛身份,因此雪窦寺被公认为中国汉传佛教的“弥勒菩萨应化道场”。
Q:慧日法师对雪窦寺的现代弘法有哪些创新举措?
A:慧日法师在弘法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主要创新有三:一是推动“数字化弘法”,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传播佛法,开设“线上禅修课”,让信众足不出户即可参与法会;二是打造“文化弘法”品牌,举办“雪窦山弥勒文化节”,通过学术研讨、艺术展览等形式,挖掘弥勒文化中的“欢喜、包容、慈悲”内涵,吸引年轻群体关注;三是践行“生活禅”理念,将禅修与日常生活结合,开展“职场禅”“家庭禅”等活动,引导信众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让佛法真正融入现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