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传一法师简历

传一法师,当代佛教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僧伽,其修行历程与弘法事业融合了传统佛法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的需求,以“人间佛教”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将佛法融入生活,引导众生在平凡中体悟真谛,以下从个人基本信息、修行经历、弘法事业、著作成果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详细梳理其简历。

传一法师简历

个人基本信息

传一法师,俗姓李,名明远,1965年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熟读儒家经典,少年时期对生死、宇宙等哲学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常于寺中听闻法音,渐萌出家之志,1983年,18岁的李明远于泉州开元寺礼会静长老为剃度师,法号“传一”,取“续佛慧命,一心传承”之意,1985年,于福建莆田广化寺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正式开启僧伽生涯。

修行经历

传一法师的修行之路以“解行并重”为准则,先后依止多位高僧大德,深入经教,精进修持。

1983-1987年:丛林学习与基础修行
出家后,留驻开元寺,担任知客僧,同时于寺内“佛学院”系统学习《戒律》《俱舍论》《摄大乘论》等论典,每日晨钟暮鼓,诵经持咒,坐禅不辍,期间,曾闭关三月,专修《法华经》,体悟“开权显实”之妙义,写下《法华经随想录》,初显其佛学思辨能力。

1988-1992年:参方参学,广纳众长
为深入佛法精髓,法师辞知客职,行脚参方,先后参访浙江普陀山、江苏栖霞山、广东南华寺等名刹,亲近明旸、本焕、一诚等长老,学习禅、净、密各宗要义,1990年,于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参加“禅七”,在“念佛是谁”话头中,契悟心性,写下“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青山依旧,绿水长流”的悟道偈,得到一诚长老赞许。

1993-1998年:佛学院深造与讲经实践
考入中国佛学院本科班,学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中观哲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协助授课法师整理讲义,并开始尝试在居士团体中讲经,以“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风格受到欢迎,1996年,受邀于福建莆田广化寺讲《阿弥陀经》,提出“净土即人间,念佛为生活”的理念,打破传统净土信仰的“他力”依赖,强调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实践路径。

传一法师简历

1999年至今:住持道场与弘法拓展
1999年,传一法师受聘担任泉州承天寺住持,提出“文化兴寺、教育立寺、慈善安僧”的办寺方针,对古刹进行修复与重建,创办“承天佛学班”,面向社会青年开设佛法入门课程,年均学员超千人,2005年,发起“人间佛教实践工程”,组织僧俗二众开展社区服务、临终关怀、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将佛法精神融入社会服务,2010年,成立“传一法师弘法基金”,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及灾区重建,至今累计捐助超千万元。

弘法事业与著作成果

传一法师的弘法事业以“现代化、本土化、生活化”为特色,涵盖讲经、著述、新媒体传播、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讲经弘法
法师常年巡回于国内外各大寺院及高校,主讲《金刚经》《心经》《维摩诘经》及《坛经》等经典,累计讲经超千场,其讲经风格幽默风趣,善用生活比喻阐释深奥义理,例如以“手机充电”比喻“修行充电”,以“垃圾分类”比喻“烦恼断除”,深受年轻信众喜爱,2018年起,开设“传一法师讲经”线上专栏,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弘法,单场直播观看量最高达500万人次,被誉为“最懂年轻人的弘法法师”。

著作成果
法师勤于笔耕,著有《人间佛教实践手册》《心经的生活智慧》《金刚经的现代解读》《禅与生活美学》等十余部著作,累计发行量超百万册,人间佛教实践手册》被多所佛学院列为必修教材,《心经的生活智慧》被翻译成英、日、韩等语言,在海外流通,其弘法语录被整理成《传一法师法语》,成为学佛者日常修行的指南。

文化教育
除佛学教育外,法师注重传统文化传承,2015年创办“承天书院”,开设书法、茶道、古琴等课程,推动“儒释道”文化融合,2020年,发起“青少年国学夏令营”,累计培养青少年学员3000余人,助力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播。

传一法师简历

社会影响与荣誉

传一法师的弘法事业与社会贡献获得广泛认可,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泉州市政协常委等职,2019年,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21年,其“人间佛教实践项目”获“中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中华慈善奖”,其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宗教》等媒体报道,被誉为“新时代人间佛教的践行者”。

传一法师弘法大事年表(表格)

时间 事件概要
1965年 出生于福建泉州,俗姓李,名明远
1983年 于泉州开元寺礼会静长老出家,法号传一
1985年 于福建莆田广化寺受具足戒
1988-1992年 行脚参方,参访国内名刹,亲近明旸、本焕等长老
1993年 考入中国佛学院本科班
1996年 于莆田广化寺讲《阿弥陀经》,提出“净土即人间”理念
1999年 担任泉州承天寺住持,创办“承天佛学班”
2005年 发起“人间佛教实践工程”,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2010年 成立“传一法师弘法基金”,支持教育及灾区重建
2015年 创办“承天书院”,推动传统文化传承
2018年 开设线上弘法专栏,通过短视频、直播传播佛法
2019年 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2021年 “人间佛教实践项目”获“中华慈善奖”

相关问答FAQs

问:传一法师的“人间佛教”理念与传统佛教有何不同?
答:传一法师的“人间佛教”理念并非与传统佛教对立,而是对传统佛法“契理契机”的现代诠释,其核心在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强调将佛法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以“服务社会、利益众生”为修行方式,与传统佛教中部分“避世修行”的倾向相比,人间佛教更注重“入世度生”,主张“工作即修行,生活即道场”,鼓励信众在家庭、职场中践行慈悲、智慧,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净化心灵,实现“即世而出世”的修行目标。

问:传一法师对年轻学佛者有哪些具体建议?
答:针对年轻学佛者,传一法师提出“三心”建议:一是“初心”,即保持对佛法的好奇与敬畏,不盲目跟风,从基础经典(如《心经》《阿弥陀经》)入手,建立正知见;二是“平常心”,将修行融入日常,例如每天抽出10分钟静坐、反思,待人接物保持慈悲与耐心,不刻意追求“神通”或“感应”;三是“利他心”,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参与志愿服务、帮助他人,在奉献中体会“无我”的境界,认为“利他即是最圆满的自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