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念佛时应如何摄心不乱?净空法师有何实修妙法?

“念佛是修行最契理契机的方法,一句‘阿弥陀佛’包含无量义,能消无量罪,增无量福。”念佛时的状态与心态,直接关系到修行的成效,净空法师强调,念佛并非简单的口念,而是心念与佛号相应的过程,需要从发心、方法到境界层层深入,才能真正体会念佛的殊胜利益。

念佛时,首先要树立“信深愿切”的根本,净空法师指出,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资粮为支柱,信”是根基,要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真实不虚,深信娑婆世界是苦,深信极乐世界是乐;“愿”是方向,要切愿往生净土,脱离六道轮回,若信愿不坚固,念佛时心就会散乱,如同无根之草,难以生长,比如有人念佛时,口中念着佛号,心里却想着工作、家庭,甚至怀疑“念佛真的能往生吗?”这样的念佛,便与佛号隔了一层,无法感应道交,净空法师常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没有真信切愿,念佛就成了“有口无心”的口头禅,功德有限。

念佛时的“心态”至关重要,需保持“至诚恭敬、清净无染”,净空法师教导,念佛时要像面见佛祖一般,心存敬畏,不可轻慢,所谓“一分恭敬一分得,十分恭敬十分得”,至诚心能感通佛力,让心与佛号融为一体,要放下一切杂念,不攀缘、不分别,让心处于清净状态,净空法师常以“清水投珠”为喻:若心像浑浊的水,念佛号如投珠其中,珠虽在而光不显;若心如清水,念佛号如投珠其中,珠光熠熠,内外澄明,念佛时若生起贪嗔痴念,要及时觉察,用佛号把妄念降伏,不让心随境转,比如遇到他人冒犯,心生嗔恨,此时不妨默念佛号,以佛光化解嗔火,保持内心的平和。

念佛的“方法”上,净空法师提倡“持名念佛”,即专注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并强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攀缘外境,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触境,意不分别,所有感官都收摄于念佛之中;“净念相继”是指让佛号念念相续,没有间断,心中只有佛号,没有杂念,具体操作上,可从“出声念”开始,借助声音摄心,待心稍定,再转为“默念”或“金刚念”(唇动无声,心念分明),净空法师特别提醒,念佛贵在“专一”,不可今天念阿弥陀佛,明天念观世音菩萨,法门太多反而会分散心力,就像挖井,选一处持续深挖,才能出水;若到处挖坑,则永远不见水。

念佛过程中,“障碍”的出现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对治,净空法师将常见障碍及对治方法归纳如下:

常见障碍 具体表现 对治方法
散乱心 念佛时妄念纷飞,无法专注 摄心于呼吸,数息(一至十循环),待心静后再念佛;2. 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光明,以境摄心
昏沉心 念佛时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 睁开眼睛,或起身经行;2. 念佛时出声,声音洪亮有力;3. 思维娑婆苦、极乐乐,策发精进心
怀疑心 怀疑佛号不灵、净土不真 学习净土经典(如《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建立正信;2. 念佛后回向,感应自现
分别心 念佛时分别“好念”“不好念”,执着境界 知念佛时无论杂念多少,只管继续念,不随妄念转;2. 体悟“能念所念,皆自心现”,破除分别

净空法师强调,对治障碍的核心是“不执着”,比如散乱时,不必责备自己“妄念太多”,只需轻轻把心拉回佛号;昏沉时,不必沮丧“功夫退步”,只需调整方法继续念,念佛如同磨刀,妄念是磨刀石,正念是刀,不断磨砺,刀锋才会越来越利。

念佛的“利益”究竟有多大?净空法师引用《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念佛不仅能消灾免难、增长福报,更能让临终时心不颠倒,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往生极乐后,一生补处,速成佛道,这是念佛最究竟的利益,净空法师常劝诫大众:“念佛是一生一世的大事,比世间任何事都重要,世间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唯有生死大事,必须早作准备。”

念佛时要以信愿为根基,以恭敬心为态度,以专注念为方法,以对治障碍为方便,最终达到“心佛相应”的境界,净空法师说:“一句佛号是阿伽陀药,治一切心病;是如意宝珠,求一切世间出世间愿。”只要我们如法修行,老实念佛,必定能蒙佛加持,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FAQs
问:念佛时杂念特别多,总是静不下来,怎么办?
答:净空法师开示,念佛时杂念多是正常现象,说明我们的心习惯了攀缘,不必过于焦虑,对治方法有三:一是“不理睬”,不随妄念转,只管继续念佛,妄念如浮云,佛号如太阳,太阳现前,浮云自散;二是“带业念”,在妄念中念佛,把“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号分开,知道“我在念佛”,即使有妄念也不中断;三是“观心念”,觉察妄念的生起(如“我刚才在想什么?”),当心观照妄念时,妄念即灭,佛号自然现前,只要坚持念佛,久而久之,妄念会逐渐减少。

问:念佛需要达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如果做不到怎么办?
答:净空法师解释,“一心不乱”是念佛的高境界,但往生的关键在于“信愿坚固”,只要我们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切愿往生净土,即使念佛时还有散乱,只要“执持名号,一心向往”,也能往生,就像《观经》下品下生众生,临终时遇善知识教念“阿弥陀佛”,即使不懂深理,只是至诚称念,也蒙佛接引,我们凡夫修行,难免有散乱,但只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老实念佛,佛力自然会加持,所谓“万修万人去”,只要信愿真,念佛勤,往生决定有把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