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圆拙法师的师傅是谁?

圆拙法师是近代中国佛教界德高望重的律宗大德,其修行之路与弘法事业深受诸位师傅的影响,其中尤以剃度师妙莲法师与依止师弘一法师为最,二位导师的言传身教为圆拙法师奠定了坚实的信仰根基与深厚的佛学素养,也塑造了他“以戒为师、以法为依”的弘法风格。

圆拙法师师傅

妙莲法师(1844-1933),福建连江人,清末民初鼓山涌泉寺著名住持,以持戒精严、道行高著称,圆拙法师俗姓谢,名慧钻,1909年出生于福建连江一个农家家庭,自幼体弱多病,因缘际会于1930年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礼妙莲法师为师,妙莲法师对弟子要求极为严格,日常修行强调“丛林即修行道场”,晨钟暮鼓、诵经坐禅从不间断,更注重生活中的戒律践行,如过午不食、衣不重帛、食不兼味等,圆拙法师在妙莲法师座下,不仅学习了基本的丛林规约,更深刻体会到“戒为无上本,佛佛因戒而生”的真谛,据《鼓山涌泉寺志》记载,妙莲法师常告诫弟子:“出家非为名利,乃为生死大事,当以戒律为根本,以慈悲为方便。”这种朴素而深刻的教诲,成为圆拙法师一生持戒弘法的初心,在妙莲法师的指导下,圆拙法师系统学习了沙弥戒、比丘戒,深入研习《四分律》《梵网经》等律典,为后来的律学弘法打下了坚实基础。

若说妙莲法师为圆拙法师开启了“戒门”,那么弘一法师(1880-1942)则是引导他深入“律学大海”的关键导师,弘一法师是近代律宗中兴之祖,以南山律学研究和实践著称,其“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精神与持戒精严的行风,对圆拙法师产生了深远影响,1935年,圆拙法师于泉州承天寺得遇弘一法师,深受其人格魅力与佛学智慧感召,遂依止弘一法师研习律学,弘一法师对圆拙法师的教导,既有严谨的学术要求,更有日常生活的细致引导,他要求弟子“戒律要与实践结合,不可纸上谈兵”,教导圆拙法师研读《南山律在家备览》《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等典籍,并强调“持戒当于细微处见功夫”,如衣着的朴素、饮食的节制、言语的审慎等,圆拙法师在回忆录中写道:“弘一师常说:‘戒律如大地,能生长一切善法。’他本人持戒之严,连一粒米、一滴水都珍惜,这种以身作则的教化,比任何言教都更有力量。”在弘一法师的影响下,圆拙法师不仅深化了对律学的理解,更将“教观双运”的理念融入修行,既重视戒律的理论研究,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践行,形成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弘法风格。

除二位核心师傅外,圆拙法师还曾参学于太虚大师等高僧,吸收“人间佛教”的思想,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将戒律精神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他常说:“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解脱的舟筏,只有持戒清净,才能更好地利益众生。”这一理念既源于妙莲法师的“戒为根本”,也融合了弘一法师的“律学实践”,更体现了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形成了圆拙法师独特的弘法体系。

圆拙法师师傅

圆拙法师一生致力于戒律弘扬与僧伽教育,先后住持福建莆田广化寺、泉州开元寺等名刹,创办广化寺佛学院,培养了大量僧才,他常说:“我的师傅们教导我要‘以戒为师’,我这一生,就是持戒、弘戒、教戒的过程。”在弘法实践中,他始终以二位师傅为榜样,过简朴生活,行慈悲之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赢得了佛教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尊敬,1994年,圆拙法师圆寂于莆田广化寺,世寿八十六,僧腊六十四,其“一生持戒、弘戒”的精神,至今仍为后学所铭记。

以下是关于圆拙法师师傅的相关问答:

Q1:妙莲法师对圆拙法师的出家修行有哪些具体影响?
A1:妙莲法师作为圆拙法师的剃度师,对其出家修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奠定了戒律根基,通过严格的丛林规约和日常戒律践行,让圆拙法师深刻理解“戒为无上本”的内涵;二是树立了修行榜样,妙莲法师持戒精严、生活简朴的作风,为圆拙法师提供了“身教重于言教”的典范;三是确立了弘法初心,妙莲法师“出家为生死大事”的教诲,让圆拙法师一生以持戒弘法为己任,不为名利所动。

圆拙法师师傅

Q2:弘一法师的律学思想如何塑造了圆拙法师的弘法风格?
A2:弘一法师的律学思想对圆拙法师弘法风格的影响可概括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弘一法师强调“戒律要与实践结合”,教导圆拙法师研读律典的同时,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微处践行持戒,如衣食住行的节制、言语的审慎等,这使圆拙法师形成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弘法风格,既重视律学的理论研究(如讲经著述),更注重将戒律精神融入弘法实践(如僧伽教育、社会服务),主张“以戒律净化人心,以慈悲利益众生”,成为近代律学弘法的重要传承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