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这座被誉为“日光之城”的高原古城,不仅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更是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自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以来,佛教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而拉萨的寺庙正是这一体系的核心载体,它们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更是西藏历史、艺术与建筑的集大成者。
拉萨的佛教发展史,是一部与吐蕃王朝兴衰紧密相连的历史,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两位公主分别带来了释迦牟尼8岁和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佛像,佛教由此正式传入吐蕃,为供奉佛像,松赞干布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标志着拉萨作为佛教圣城的起点,赤松德赞时期,佛教被确立为国教,兴建了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的寺院桑耶寺,并邀请印度高僧莲花生入藏传法,形成了“前弘期”佛教的繁荣,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佛教在西藏一度衰落,直至10世纪末“后弘期”开始,阿底峡入藏弘法,佛教以更本土化的形态复兴,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教派相继兴起,拉萨逐渐成为各教派争相发展的核心区域,15世纪,宗喀巴大师进行宗教改革,创立格鲁派(黄教),并在拉萨附近修建甘丹寺,此后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相继建成,格鲁派逐渐成为西藏影响力最大的教派,拉萨也确立了其在藏传佛教中的“中心”地位。
拉萨的寺庙群,是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的巅峰体现,每一座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中心,始建于7世纪中叶,是藏王松赞干布为供奉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建,寺内保存着大量唐代壁画、雕塑,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等壁画,生动再现了千年前西藏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大昭寺的金顶为歇山式,覆盖着镏金铜瓦,阳光下熠熠生辉,寺前的唐蕃会盟碑和甥舅和盟碑,见证了汉藏民族的悠久情谊,作为藏传佛教各教派共同尊崇的圣地,大昭寺每日香火鼎盛,信徒们从各地汇聚于此,沿八廓街转经,形成“人肉转经筒”的壮观景象。
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上,是拉萨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宫殿,其历史可追溯至松赞干布时期,最初的规模较小,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进行大规模扩建,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和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布达拉宫依山而建,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的起居办公地)和中部的红宫(宗教活动与灵塔殿)组成,高117米,共13层,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宫内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用黄金3700公斤包裹)、8座达赖喇嘛灵塔、数万幅唐卡和贝叶经,以及明清两代皇帝赐封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等,建筑融合了藏、汉、尼泊尔、印度等多种风格,内部的壁画、木雕、金饰工艺精湛,堪称“世界屋脊上的艺术殿堂”。
“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是格鲁派的根本道场,也是藏传佛教高等学府的代表,甘丹寺建于1416年,由宗喀巴大师亲自选址并开光,是格鲁派第一座寺院,寺内宗喀巴大师的灵塔“赤多东丹”镶嵌着金银珠宝,信徒朝拜不绝,哲蚌寺建于1416年,原名“贝吉曲”,意为“堆米寺”,曾拥有僧众过万,是西藏最大的寺院,其“甘丹颇章”(宫殿)曾是五世达赖喇嘛的早期居所,因此也成为格鲁派掌政的象征,寺内的“哲蚌雪顿”展佛活动,是拉萨最重要的宗教节日之一,巨幅唐卡在晒佛台上展开,场面震撼,色拉寺建于1419年,以“辩经”闻名于世,每天下午,僧侣们在大殿前的石板地上分组辩经,双手击掌、高声论道,成为拉萨独特的文化景观,寺内马头金刚殿的金刚塑像,据传由宗喀巴大师亲自开光,灵验异常。
除了这些大型寺院,拉萨还有楚布寺(噶举派黑帽系主寺)、小昭寺(文成公主最初供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的寺院)、药王山寺(供奉藏医祖师)等,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寺庙群,这些建筑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更是西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寺内的壁画记录了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唐卡用鲜艳的色彩描绘佛教故事与宇宙观;雕塑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与汉地审美,形成了独特的藏式风格;而转经道、煨桑炉、玛尼堆等宗教符号,则融入了藏族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高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为拉萨主要寺庙基本信息概览:
寺庙名称 | 建立时间 | 所属教派 | 主要特点 | 重要文物/活动 |
---|---|---|---|---|
大昭寺 | 7世纪中叶 | 各派共尊 | 藏传佛教中心,八廓街转经起点,金顶镏金 | 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文成公主进藏图》壁画 |
布达拉宫 | 7世纪始建,17世纪扩建 | 格鲁派 | 世界最高宫殿,政教合一象征,白宫+红宫结构 | 五世达赖灵塔,金册金印,数万幅唐卡 |
甘丹寺 | 1416年 | 格鲁派 | 格鲁派第一座寺院,宗喀巴大师创建 | 宗喀巴灵塔“赤多东丹” |
哲蚌寺 | 1416年 | 格鲁派 | 西藏最大寺院,曾僧众过万 | 甘丹颇章,展佛活动 |
色拉寺 | 1419年 | 格鲁派 | 以辩经闻名,每日下午僧侣辩经 | 马头金刚塑像,辩经场景 |
拉萨的佛教及寺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寄托,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见证了西藏与中原地区悠久的文化交流,承载着藏族人民的精神追求,也向世界展示了雪域高原独特的文明魅力,这些寺庙既是信徒心中的圣地,也是游客了解西藏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新时代继续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FAQs
Q1:拉萨的寺庙中,哪一座被藏传佛教信徒视为“世界中心”?
A1:大昭寺被藏传佛教信徒视为“世界中心”(藏语称“桑康”),其核心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藏语称“觉沃佛”)是藏传佛教最神圣的佛像,信徒认为朝拜此像可获无量功德,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地理中心,八廓街围绕其展开,每日无数信徒在此转经,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宗教与生活空间,因此被誉为“宇宙的中心”。
Q2:拉萨三大寺各自在藏传佛教中有什么独特的地位或传统?
A2:甘丹寺是格鲁派“根本道场”之首,由宗喀巴大师亲自创建,是格鲁派教义的发源地,其“甘丹赤巴”是格鲁派最高法座;哲蚌寺曾是格鲁派政权的早期中心,“甘丹颇章”宫殿名号后来成为格鲁派掌政的代称,其展佛活动是拉萨雪顿节的核心;色拉寺以“显密双修”著称,辩经传统尤为独特,僧侣通过击掌、问答等形式学习佛经,形成了“色拉辩经”这一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吸引着全球藏传佛教研究者前来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