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皈依玄中法师,修行之路有何指引?

皈依三宝,是佛教徒生命中的重要转折,意味着从此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在解脱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而能得遇明师指引,更是修行路上的福报,对我而言,玄中法师便是这样一位给予我方向与力量的善知识,皈依他的过程,不仅是仪式的完成,更是心灵的觉醒与扎根。

皈依玄中法师

初识玄中法师,是在一场法会上,他身着朴素僧衣,眼神却清澈如泉,讲经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总能用最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佛法义理讲得透彻明了,当讲到“皈依是回家”时,他说:“三宝是究竟的归依处,我们漂泊生死,就是因为认假为真,把无常当永恒,皈依,就是找到真正的生命本源,从此不再迷茫。”这句话像一道光,照进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在此之前,我虽对佛法有好感,却总在“信”与“疑”间徘徊,不知何为真正的信仰,更不知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

真正让我决定皈依的,是法师日常的言传身教,他常说:“修行不是在蒲团上坐几小时,而是在起心动念处观照自心。”有次我因工作烦恼向他倾诉,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我静下来观察:“烦恼生起时,它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是心口发紧,还是头脑发热?看清它,但不被它带走。”我试着照做,当再次觉察到焦虑时,没有像往常一样陷入情绪,而是像法师说的那样,只是“看着”它,竟发现烦恼如流水,来了又去,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坚固,那一刻,我第一次体会到佛法“观照”的力量,也明白法师教导的不是空泛的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修行方法。

皈依仪式上,当我跪在法师面前,轻声说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时,泪水突然模糊了双眼,这泪水里有对过往迷茫的释然,更有对未来修行方向的坚定,法师为我取法名“慧照”,寓意“以智慧照破无明”,并叮嘱我:“皈依后,要持戒、修定、发慧,从断恶修善做起,哪怕只是不撒谎、不两舌,日积月累,自得法益。”

皈依玄中法师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细微而深刻的变化,过去总因琐事计较,如今会想起法师说的“一切唯心造”,遇到不如意时,先观照自己的心念,而非抱怨外界;过去学佛总想一蹴而就,如今明白“道在迩而求诸远”,法师教导我们“每天念一句佛号,就是与佛相应;每天做一件善事,就是积攒资粮”,修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实践。

皈依玄中法师

为了更好地落实法师的教诲,我将修行方向归纳如下:

修行方向 实践意义
持戒护心 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日常言行中观照起心动念 奠定解脱基础,减少恶业因缘,让心安定
闻思经典 学习《阿弥陀经》《普门品》等基础经典,每周参加法师组织的共修 明了佛法义理,破除邪见,建立正知正见
慈悲利他 从关心家人、同事做起,参与寺院义工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修习菩提心,破除我执,与众生广结善缘
禅修观照 每日早晚静坐10分钟,观照呼吸或念头,培养觉知力 降伏烦恼,增长定力,体悟自性清净

皈依已三年有余,虽仍时有烦恼,但心中已多了一份从容与底气,玄中法师常说:“皈依不是终点,是修行的起点,只要方向正确,哪怕走得慢,也终会到达。”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修行的路,让我明白:真正的皈依,是皈依自性三宝——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而法师的指引,正是帮助我们认识自性的桥梁。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以法师的教诲为镜,在断恶修善中践行佛法,在观照自心中体悟真理,直至烦恼断尽、智慧圆满,这不仅是对三宝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FAQs
Q:皈依玄中法师后,是否必须吃素、出家?
A:皈依是成为三宝弟子的初步,并不强制要求吃素或出家,但若发心受持不杀生戒,通常会选择吃素,这是慈悲心的体现,出家是个人因缘和愿力的选择,并非皈依后的“义务”,法师教导我们,在家居士可在家庭、工作中修行,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心态持戒修善,同样能成就道业。

皈依玄中法师

Q:皈依后遇到生活挫折,如何用佛法应对?
A:法师常说:“挫折是修行最好的助缘。”遇到困境时,可从三方面观照:一是“观因果”,反思自身行为是否符合因果规律,不怨天尤人;二是“观无常”,明白一切顺逆境界皆是无常,不执着于得失;三是“观自心”,烦恼的根源不在外境,而在自己的分别执着,可通过念佛、诵经、持咒安定心神,再如法对治,比如布施破悭贪、忍辱破嗔恨,将逆境转为道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