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 佛教圆寂为何要火化?背后有何宗教教义深意?

    佛教圆寂为何要火化?背后有何宗教教义深意?

    佛教中的“圆寂”是僧尼去世的专用术语,源自梵语“Parinirvana”的汉译,意为“圆满寂灭”,既指修行者断尽一切烦恼、生死轮回,达到永恒的涅槃境界,也暗含其教化事业圆满、功德圆满之意,而火化作为圆寂后的重要仪式,不仅是佛教传统的重要体现...

    2025-09-09
    6 0 0
  • 台湾妙法师简介

    台湾妙法师简介

    台湾妙法师,俗名张妙法,1955年出生于台湾台中一个佛教家庭,自幼随父母礼佛,耳濡目染下对佛法心生向往,1973年,18岁的他于台北某佛教寺院依止上某长老剃度出家,法号“妙法”,取“妙法莲华,普度众生”之意,出家后,他先后于台湾佛学院、日本...

    2025-09-09
    5 0 0
  • 怎么能在寺庙修行

    怎么能在寺庙修行

    在寺庙修行,是许多寻求内心平静、精神成长或深入佛法实践的人向往的道路,修行并非简单的“住进寺庙”,而是一套融合了生活规范、心性训练、智慧学习的完整体系,需要从发心、准备到日常实践循序渐进,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说明如何在寺庙修行,涵盖基础准备、...

    2025-09-09
    6 0 0
  • 妙华法师阐释生死,生死的奥秘与生命的终极意义何在?

    妙华法师阐释生死,生死的奥秘与生命的终极意义何在?

    生死,是每个人终究无法回避的终极命题,在佛教视野中,生死不仅是肉体的生灭,更是心识的流转;不仅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更是需要用智慧去勘破的迷局,妙华法师作为当代著名佛教法师,以其深厚的佛学修为与贴近生活的开示,为世人揭示生死的本质,指引超越生死...

    2025-09-09
    7 0 0
  • 除夕祭祖-净空法师

    除夕祭祖-净空法师

    除夕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千年的重要习俗,承载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深厚内涵,净空法师作为佛教大德,曾多次开示祭祖的佛法真义,强调其核心在于“孝亲报恩”与“正信正行”,而非形式上的迷信铺张,他从佛法的因果观、孝道观出发,为现代人如何如...

    2025-09-09
    8 0 0
  • 如何请菩萨开启智慧?修行中该怎样祈求?

    如何请菩萨开启智慧?修行中该怎样祈求?

    在佛教的智慧体系中,“智慧”并非指世间的知识积累或技能习得,而是指能够洞彻事物本质、破除无明烦恼、超越生死的般若智慧,众生因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如同被乌云遮蔽的日月,虽本具光明却无法显现,而菩萨是已证得无上菩提的觉者,以大慈悲愿力遍...

    2025-09-09
    8 0 0
  • 净界法师顿教,何为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之道?

    净界法师顿教,何为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之道?

    净界法师的顿教思想,融合了唯识学的严谨与净土宗的契机,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根本,强调在信愿坚固的基础上,通过当下觉照与持名念佛,顿入弥陀愿海,实现烦恼与菩提的当下转化,其思想并非否定渐修,而是指出以“顿教为体,渐行为用”,在众生本具的...

    2025-09-09
    6 0 0
  • 上海哪些寺庙不收门票

    上海哪些寺庙不收门票

    上海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国际化都市,不仅有摩天大楼的现代气息,更保留着众多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古寺名刹,这些寺庙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载体,更是上海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文化惠民政策的推进,上海大部分寺庙已实行免费开放,让市民和游客能够更...

    2025-09-09
    6 0 0
  • 做菩萨坐的

    做菩萨坐的

    菩萨坐姿是佛教艺术与修行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对菩萨精神境界的具象化呈现,也是工匠技艺与宗教仪轨融合的结晶,无论是造像制作中的姿态规范,还是修行者对坐姿的持守,都承载着“悲智双运”“自利利他”的深刻内涵,从外在形态到内在精神,菩萨坐姿构成了一...

    2025-09-09
    7 0 0
  • 团员信仰佛教

    团员信仰佛教

    近年来,团员信仰佛教”的讨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这一现象看似涉及个人信仰自由,实则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的根本性质和团员的基本要求存在根本性冲突,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

    2025-09-09
    8 0 0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