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余姚目前有哪些寺庙正在建设中?具体项目及进展如何?

余姚作为浙江宁波下辖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名邑”之称,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高僧辈出,寺庙遍布城乡,近年来,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信众宗教活动需求、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余姚部分寺庙启动了新建或扩建工程,这些在建寺庙不仅延续了当地千年文脉,更在建筑风格、功能布局上融入时代特色,成为区域文化新地标,以下是余姚主要在建寺庙的详细情况:

余姚有哪些在建寺庙

余姚在建寺庙概况

余姚当前在建的寺庙多集中在历史文化街区、四明山生态旅游区及乡镇文化节点,涵盖修复重建、扩建升级、新建规划等多种类型,这些项目或依托千年古刹的历史底蕴,或结合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战略,注重传统建筑工艺与现代功能的结合,以下从建设背景、核心规划及特色亮点等方面展开介绍:

四明山白山禅寺扩建工程

所在区域:四明山镇大岚镇
建设性质:既有寺庙扩建
核心项目:新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禅修中心及配套文化广场
预计完工时间:2025年底
特色亮点
白山禅寺始建于唐代,为四明山历代著名禅宗道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遗留,因年久失修及信众增多,2022年启动扩建,项目以“深山古刹、禅意自然”为理念,建筑群依山而建,采用传统木结构与石雕工艺,屋面覆盖本地青瓦,梁枋雕刻“四明山十景”等图案,禅修中心将结合四明山生态资源,开展短期禅修、国学讲堂等活动,打造“生态+文化”的修行体验地,工程完工后,将成为四明山佛教文化核心景区,串联丹山赤水、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带动区域文旅发展。

余姚龙泉寺大雄宝殿重建工程

所在区域:凤山街道龙泉山风景区
建设性质:核心殿堂重建
核心项目:重建大雄宝殿、东西厢房及钟鼓楼
预计完工时间:2024年底
特色亮点
龙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山得名,为余姚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现存山门、放生池为清代遗存,大雄宝殿则因白蚁侵蚀及结构老化,2021年被鉴定为危房,启动重建,新大雄宝殿按“唐风宋韵”风格设计,面阔七间(约36米),进深五间(约24米),高23米,采用抬梁式木构架,斗拱为七踩重昂,屋面覆盖黄色琉璃瓦,屋顶设置“龙吻”脊兽,殿内将供奉三世佛及十八罗汉像,像身采用传统脱胎干漆工艺,高4.8米,由东阳木雕工匠历时两年雕刻,重建工程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所用木材多为从云南、福建采购的香樟、楠木,确保建筑百年耐久,项目建成后,龙泉寺将恢复“凤山晚翠”余姚十景之一的盛景,成为市区重要的佛教文化场所。

余姚有哪些在建寺庙

梁弄镇心寺新建工程

所在区域:梁弄镇横坎头村
建设性质:新建寺庙
核心项目: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及文化长廊
预计完工时间:2026年
特色亮点
梁弄镇心寺为当地新建佛教活动场所,位于“浙东红村”横坎头村,毗邻四明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是余姚“红色文化+佛教文化”融合发展的试点项目,寺庙规划占地约20亩,建筑风格融合江南民居的粉墙黛瓦与唐代寺庙的庄重典雅,山门采用“三间四柱”牌楼式,上书“镇心禅寺”鎏金匾额,由著名书法家书写,大雄宝殿东侧将建“红色文化长廊”,展示浙东抗战时期佛教界护国爱国的历史事迹;西侧设“初心讲堂”,定期开展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寺庙还将设立“爱心素食馆”,为村民及游客提供免费素食,践行佛教慈悲精神,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宗教活动、文化传承、公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助力横坎头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临山镇安禅寺修复扩建工程

所在区域:临山镇临浦村
建设性质:文物修复与扩建
核心项目:修复宋代山门、明代大殿,新建藏经阁、观音殿
预计完工时间:2025年中
特色亮点
安禅寺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为浙东沿海著名古刹,现存宋代山门(余姚市文保单位)、明代大殿及清代厢房,因濒临杭州湾,长期受海风侵蚀,建筑构件风化严重,2020年,临山镇政府联合文物部门启动修复工程,聘请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团队,采用“原材料、原工艺”修复山门斗拱、大殿木柱,替换腐坏的椽子、望板,同时用传统桐油调石灰勾缝,确保文物真实性,扩建部分藏经阁为两层歇山顶建筑,底层为“临山历史文化展厅”,展示安禅寺与临山卫的历史渊源,顶层收藏《乾隆大藏经》等佛教典籍,观音殿则面向杭州湾而建,供奉千手观音像,寓意“慈航普渡,护佑沿海”,项目完工后,安禅寺将成为杭州湾南岸的文化地标,串联临山卫旅游区、滨海湿地等资源,推动“海韵古镇”文旅品牌建设。

在建寺庙的文化与社会意义

余姚在建寺庙的建设,不仅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更是对佛教文化“人间佛教”理念的实践,龙泉寺、白山禅寺等项目通过传统工艺的传承,如木构架、石雕、彩绘等,为非遗技艺提供了展示平台;梁弄镇心寺、临山安禅寺等结合红色文化、海洋文化,赋予寺庙新的时代内涵,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纽带,这些寺庙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建材、旅游、服务业发展,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

余姚有哪些在建寺庙

相关问答FAQs

Q1:余姚在建寺庙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哪些渠道?
A1:余姚在建寺庙的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主要包括:①政府专项补贴,如文物修复项目获得国家及省级文物保护资金,文旅融合项目获得文旅产业发展基金;②宗教团体自筹,如佛教协会通过信众捐赠、法会收入等方式筹集部分资金;③社会力量参与,部分企业通过认捐殿堂、赞助文化活动等形式支持建设;④文旅项目收益反哺,如结合景区开发的寺庙,未来门票及文创产品收益将用于后续维护,梁弄镇心寺的建设就整合了政府专项资金、社会捐赠及村集体投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Q2:参观余姚在建寺庙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A2:参观余姚在建寺庙需兼顾安全与尊重:①遵守施工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佩戴安全帽(若进入施工区),远离脚手架、建材堆放区;②尊重宗教习俗,保持安静,不随意触碰佛像、法器,不对正在举行法事的区域拍照;③关注开放信息,部分寺庙因施工可能临时限流或调整开放时间,可通过“余姚佛教协会”公众号或寺庙官方电话查询;④文明参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文物,共同维护寺庙及周边环境,龙泉寺大雄宝殿重建期间,游客需绕行施工围挡,可在指定区域参观放生池及清代山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