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刚晓法师2018

2018年,作为河南洛阳白马寺方丈,刚晓法师在弘法利生、寺院管理、公益慈善及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深耕不辍,以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智慧,推动佛教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发展,这一年,他不仅坚守佛教“慈悲济世”的根本精神,更积极探索佛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路径,为信众与社会大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与实践指引。

刚晓法师2018

在弘法利生方面,刚晓法师始终将“讲经说法”作为核心使命,2018年,他围绕“佛教经典与现代生活”主题,在白马寺及多地开展系列讲座,深入浅出地解读《金刚经》《心经》等核心经典,强调佛法并非脱离现实的玄谈,而是解决现代人心灵困惑的智慧钥匙,在“职场中的禅修”专题讲座中,他结合“正念”“慈悲”等理念,引导信众在忙碌工作中保持内心平静,以利他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引发广泛共鸣,他注重弘法形式的创新,首次尝试通过直播平台同步讲座内容,累计吸引超百万人次在线观看,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并理解佛教文化,同年,他还主编了《白马寺讲经文集(2018)》,将讲座精华集结成册,为系统学习佛法提供权威资料。

寺院管理与文化建设是刚晓法师2018年工作的另一重点,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古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刚晓法师在保护传统的同时,着力推动寺院管理的现代化与规范化,他牵头制定《白马寺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对寺内元代“大雄宝殿”、清代“齐云塔”等文物建立数字化档案,运用3D扫描技术记录建筑细节,为文物保护科技化探索路径,在信众服务方面,他优化“客堂接待”流程,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香客提供咨询、导览、法务预约等服务,提升寺院服务效率,他还推动“寺院文化周”活动,通过书法展览、梵乐演奏、禅意茶会等形式,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佛教文化的艺术魅力,全年累计接待文化体验者超5万人次,成为洛阳文旅融合的重要窗口。

公益慈善与社会担当是刚晓法师践行“人间佛教”理念的生动体现,2018年,他带领白马寺僧众及信众,持续开展扶贫助学、医疗救助等公益活动,在河南鲁山、嵩县等贫困山区,他发起“白马寺爱心助学计划”,资助20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并捐赠图书及学习用品;夏季暴雨导致信阳等地受灾后,他第一时间组织救灾物资,带领僧众赶赴灾区,为受灾群众送去食品、药品及临时住所,针对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他在白马寺内设立“暖心驿站”,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陪伴服务,提供免费理发、健康检查及心理疏导,全年服务孤寡老人、儿童3000余人次,刚晓法师常说:“公益不是施舍,而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的慈悲。”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传递社会温暖。

刚晓法师2018

在佛教文化交流方面,刚晓法师积极推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2018年5月,他率白马寺僧团赴印度参加“中印佛教文化论坛”,在菩提伽耶与各国高僧共话佛教传播历史,探讨“佛教文化在当代的使命”,并代表白马寺与那烂陀寺签署友好合作协议,促进中印佛教文化深度交流,同年9月,他接待了日本奈良东大寺、韩国庆州佛国寺等寺院代表团,共同举办“中日韩佛教名寺展”,通过图文、实物展示三国佛教文化的渊源与特色,深化东亚佛教文化圈的联系,他还支持白马寺“佛教文献数字化”项目,与高校合作整理、翻译敦煌佛教文献,部分研究成果已纳入国家古籍保护计划,为佛教文化传承贡献学术力量。

刚晓法师2018年的工作,始终围绕“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净化人心”展开,他以深厚的佛学修养、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时代意识,展现了当代佛教僧侣的责任与担当,正如他所言:“佛教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既要守住根本,也要回应时代需求。”通过一年的努力,白马寺不仅是信众的精神家园,更成为文化传播、公益实践、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贡献了积极力量。

相关问答FAQs

Q1:2018年刚晓法师在弘法过程中,如何吸引年轻群体关注佛教文化?
A1:2018年,刚晓法师主要通过“内容通俗化”与“形式现代化”吸引年轻群体,他将深奥的佛经理论与职场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现实问题结合,用“接地气”的语言解读佛法,例如在“焦虑时代的禅修智慧”讲座中,用“手机依赖症”比喻“贪嗔痴”,让年轻人产生共鸣;他积极拥抱新媒体,通过直播平台、短视频账号等渠道传播弘法内容,采用“互动问答”“情景短剧”等形式,增强趣味性与参与感,全年线上受众中18-35岁群体占比达65%,有效推动了佛教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播。

刚晓法师2018

Q2:2018年白马寺在刚晓法师领导下,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
A2:2018年,白马寺在文物保护方面成果显著:一是完成“大雄宝殿元代壁画数字化保护项目”,通过高清扫描、色彩修复技术,对殿内壁画建立永久数字档案,并制作VR展示系统,让公众可通过线上平台欣赏壁画细节;二是启动“齐云塔本体修缮工程”,邀请古建筑专家团队对塔体结构进行勘察,替换腐朽构件,恢复塔身原貌,工程于同年12月竣工,成为洛阳市文物保护示范项目;三是整理出版《白马寺藏清代佛教文献》,收录寺院所藏经书、碑刻等文献200余件,为研究清代佛教历史提供珍贵资料,该项目获河南省“古籍保护优秀成果奖”。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