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大冶过年请菩萨有何传统讲究?

大冶,这座镶嵌在鄂东南的千年古城,因“大兴炉冶”而得名,其年俗中“请菩萨”的仪式,承载着楚地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追思,以及对新岁最质朴的祈愿,这一习俗并非简单的迷信活动,而是一幅融合了农耕文明、宗族伦理与地域文化的鲜活画卷,从腊月筹备到正月收尾,每个环节都暗藏深意,串联起大冶人最温暖的集体记忆。

大冶过年请菩萨

大冶过年请菩萨,核心在于“请”与“敬”。“菩萨”在此处并非单指佛教神明,而是对家宅守护神(如灶王爷、门神、财神)、地方保护神(如当地土地庙神)及祖先亡灵的统称,仪式贯穿整个春节周期,从腊月二十四“送灶”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五“元宵收灯”落幕,每个时间节点都有对应的“请菩萨”环节,既是对旧岁的告别,也是对新岁的迎候。

筹备:从“扫尘”到“备供”,年味里的仪式感

腊月二十三后,大冶人家便开始为“请菩萨”忙碌,首先是“扫尘”,全家老小齐上阵,将屋内屋外彻底打扫,寓意“扫除晦气,迎福纳祥”,打扫时需特别注意角落、梁柱,传说此处藏有“宅神”,清扫时需轻声提醒“莫惊动菩萨”,体现对神明的敬畏。

接着是备办供品,讲究“丰、洁、全”。“丰”指品类丰富,需备“三牲”(鸡、鱼、 pork,鸡需整只,鱼用鲤鱼且不刮鳞,象征“年年有余”;猪肉取方块,寓意“方正做人”)、“五果”(苹果、橘子、香蕉、甘蔗、红枣,分别对应平安、大吉、招财、节节高、早生贵子)、“三糕”(年糕、发糕、糍粑,取“年年高、步步高”之意)。“洁”指供品需新鲜洁净,水果需当天购买,糕点需手工制作,忌用速食品。“全”则指数量成双,如蜡烛一对、香把两束(每束九根,取“九九归一”之意),纸钱叠成“元宝”状,每沓需用红纸包好,写“天地国亲师位”或“某氏门中历代祖先”。

供桌的摆放也有讲究:正中摆“三牲”,前放五果、糕点,两侧各置一对蜡烛和香炉,香炉前摆酒盅三只(敬神、敬祖、敬天地),供桌需铺红布,象征“红火喜庆”,桌脚压一枚铜钱(旧时用“开元通宝”,现在多用硬币),寓意“财源广进”。

请神:从“灶前拜”到“祠堂祭”,家族的集体记忆

除夕夜是“请菩萨”的高潮,傍晚时分,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随后开始“请神”,先请“家神”:长辈点燃香烛,在灶台前摆上糖瓜(为灶王爷“甜甜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口中念:“灶君灶君,本家司命,一家之主,老少福星,今腊月三十,请您下天宫,受我一家香火,保佑我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说毕,将糖瓜涂抹在灶门上,再焚烧纸钱,意为“送灶王爷上天”。

接着请“祖先”:在厅堂供桌上摆好供品,长辈率家人依次跪拜,口中念:“列祖列宗,年关已至,子孙备下薄酒,请您回家过年,保佑后代兴旺,事业顺遂。”若家中供有祖先牌位,则需将牌位擦拭干净,点上长明灯;若无牌位,则面向厅堂正中方向祭拜。

大冶过年请菩萨

除夕子时“接神”是关键环节,此时全村鞭炮齐鸣,长辈带领晚辈到村口土地庙或自家门口,点燃香烛,摆上供品,面向东方(传说神明自东方来)跪拜,口中念:“天地三界,十方诸神,值年太岁,本境土地,今时除夕,恭迎神驾,保佑阖家安康,风调雨顺。”拜毕,将香插回供桌,燃放“开门炮”,意为“神明已请回家,新岁正式开始”。

正月初一“拜菩萨”则更注重家族团聚,清晨,晚辈需先给长辈拜年,再一同到祠堂祭拜,祠堂供桌上摆满全族共用的供品,由族中长者主持仪式,宣读祈福文,族人依次上香、跪拜,祈求祖先庇佑家族兴旺,仪式结束后,族人分食“供品”,寓意“同享祖先福泽”,年糕切成小块,每人一块,不可多拿,取“公平共享”之意。

敬神:从“日常供”到“禁忌”,生活中的敬畏

“请菩萨”并非一次性仪式,而是贯穿整个春节的日常,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日早晚需给供桌添香、换水,供品需及时更换,若水果腐烂则立即撤下,不可摆上供桌,初一至初五,忌动刀剪(避免“割断福气”)、忌倒垃圾(防止“财气外流”)、忌说不吉利的话(如“死”“破”“败”),连小孩打碎碗盏,长辈也会说“岁岁平安”(碎岁谐音),化解尴尬。

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凌晨五更,家家户户备好“牲礼”(以猪头、全鱼、雄鸡为主)到财神庙祭拜,或在家中供桌摆放“元宝”(用金纸折叠)、“聚宝盆”(装满硬币的陶瓷盆),焚香祈祷:“财神菩萨,日进斗金,求财得财,求利得利。”祭拜后,家人要吃“元宝汤”(汤圆),象征“财源滚滚,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元宵收灯”,意味着“请菩萨”仪式的结束,当晚,家人将供桌上的供品撤下,做成“元宵宴”全家共享,蜡烛熄灭,香炉收起,焚烧剩余纸钱,口中念:“菩萨已送归位,新岁诸事顺遂。”至此,持续二十余天的“请菩萨”活动落下帷幕,人们带着对生活的希望,重新投入新一年的劳作。

文化内核:从“祈福”到“传承”,生生不息的乡土根脉

大冶过年请菩萨,表面是“敬神”,内核却是“育人”,通过繁琐的仪式,长辈将“孝亲敬祖”“勤劳诚信”“敬畏自然”的价值观传递给晚辈,备供品时,孩子跟着学择菜、叠纸钱,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祭拜时,长辈讲述祖先故事,让孩子知晓家族根源;守岁时,全家围坐吃年夜饭,体会“团圆”的意义。

大冶过年请菩萨

这种习俗也体现了大冶人的生存智慧,作为“青铜故里”,历史上大冶矿冶发达,先民在艰苦的劳作中,通过“请菩萨”获得精神慰藉,相信“天道酬勤,神明护佑”;虽已进入现代社会,但“请菩萨”仪式中的祈福内容,已从“祈求风调雨顺”变为“祈求学业进步、事业有成”,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成为大冶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

大冶过年请菩萨主要时间节点及活动安排

时间节点 核心寓意
腊月二十四 祭灶:摆糖瓜,送灶王爷上天 “上天言好事”,祈求灶神保佑家宅平安
除夕傍晚 请家神、请祖先:厅堂摆供品,焚香祭拜 迎接祖先回家过年,传承家族血脉
除夕子时 接神:村口或家门口焚香,迎“天地三界诸神” 恭迎神明归位,开启新年福气
正月初一 祠堂祭祖:族人集体祭拜,分食供品 祈求祖先庇佑家族兴旺,共享福泽
正月初五 迎财神:摆“牲礼”“元宝”,焚香祈求财源 招财进宝,祈求新岁富贵
正月十五 收灯:撤供品,焚纸钱,送菩萨归位 结束春节祈福仪式,回归日常生活

常见供品及象征意义

供品名称 象征意义 摆放要求
整鸡(鲤鱼) 鸡:大吉大利;鱼:年年有余 鸡头朝外,鱼头朝外,寓意“有余外流”(财富广进)
年糕、发糕 年年高升,步步高升 摆放供桌中央,取“高升”之意
苹果、橘子 苹果:平安;橘子:大吉 五果中摆前两位,寓意“平安吉祥”
糯米糍粑 团团圆圆,粘住福气 摆成圆形,不可切断
香烛、纸钱 香烛:沟通神明;纸钱:祖先用度 香烛成对,纸钱叠“元宝”,用红纸包裹

FAQs

Q1:大冶过年请菩萨时,为什么供品中的鱼通常是整条不切块?
A:大冶人讲究“鱼”谐音“余”,整条鱼象征“年年有余”,寓意生活富足,若切块,则破坏“余”的完整性,被认为会“破财”,鱼头需朝外摆放,寓意“有余外流”,即财富不仅自用,还能惠及他人,符合楚地“兼爱互助”的传统观念。

Q2:现在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大冶过年请菩萨的习俗有变化吗?
A:有变化但核心未变,过去仪式由家族长辈全程主持,现在年轻人多通过视频通话远程参与,或简化部分流程(如减少供品种类、缩短祭拜时间),但“请神—祈福—送神”的核心环节、家族团聚的内核依然保留,年轻人用新方式传承习俗:比如用电子蜡烛代替传统蜡烛,在家族群分享祭拜过程,或将祈福语改为对学业、事业的期盼,让传统习俗更贴近现代生活,成为连接乡土与游子的精神纽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