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不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多元文化交融之地,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在这座被章江、贡江环抱的古城及周边,散落着众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它们既是佛教信仰的载体,也是赣州历史与建筑艺术的见证,从唐代的石窟禅寺到宋代的皇家敕建,从明清的重建修缮到现代的香火延续,赣州寺庙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与信众。
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郊的通天岩景区,是赣州最具代表性的寺庙群之一,素有“江南第一石窟”的美誉,景区因“丹霞地貌独特、石窟造像精美”闻名,其中通天岩寺始建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依山而建,与天然石窟融为一体,寺内的广福寺、观心岩寺等,保存有宋代至明代的造像359尊,题刻128品,既有佛教人物的庄严,也有文人的雅致,漫步寺中,既能感受到千年佛教文化的沉淀,也能欣赏到“石壁如削、松柏苍翠”的自然奇景,是禅修与观光的绝佳去处,寺内的“观心岩”石窟,有一尊高6米的宋代观音造像,面容慈祥,衣袂飘逸,是宋代石雕艺术的精品;“忘归岩”的“同归”“玉屏”等题刻,出自宋代文人苏轼、黄庭坚之手,为石窟增添了文化底蕴。
坐落于赣州古城老城区的寿量寺,是宋代建筑的活化石,该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为纪念高僧宗瑞而建,初名“圣寿寺”,明洪武年间改为现名,现存的山门、大雄宝殿等建筑多为清代重建,但依然保留了宋代“穿斗式”木构架的特点,青瓦红墙,飞檐翘角,古朴庄重,寺内珍藏有宋代石雕、明清碑刻等文物,寿量寺记”碑立于清乾隆年间,碑文详细记载了寺庙从宋代始建到清代重修的历史,还提及了赣州佛教在宋代的兴盛状况,是研究赣州宗教史的珍贵文献,作为赣州古城的地标之一,寿量寺周边是繁华的商业街区,闹中取静,古今交融。
位于赣州老城区的光孝华严寺,历史可追溯至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原名“光孝寺”,是赣州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之一,明代时期,因华严宗在此兴盛,更名为“光孝华严寺”,寺院坐北朝南,布局严谨,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中轴对称,体现了中国传统寺庙的布局美学,寺内的宋代石塔“千佛塔”,塔身雕刻有1000余尊小佛,工艺精湛,是赣南地区罕见的宋代石塔遗存,寺内还有两株千年银杏,每逢深秋,金黄的树叶与古寺红墙相映,美不胜收,成为市民与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
若想俯瞰赣州全景,位于经开区天竺山的天竺山寺是绝佳选择,该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原名“天竺禅寺”,清代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天竺山海拔约200米,虽不高,但视野开阔,登寺远眺,章江、贡江汇成赣江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赣州城区的现代建筑与古城风貌一览无余,寺内保存有明代古钟一口,重达千斤,钟身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铭文,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钟声悠扬,可传至数公里外;还有清代“天竺山寺碑”,记载了寺庙的兴衰历史,这里不仅是佛教信众的朝拜之地,更是市民登高健身、赏景休闲的好去处。
从石窟禅寺到古城古刹,从宋代遗存到明清风貌,赣州的寺庙如同一部部凝固的史书,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宗教信仰、文化传承与建筑智慧,它们不仅是赣州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现代人感受宁静、探寻传统的心灵港湾。
寺庙名称 | 地理位置 | 始建年代 | 主要特色 |
---|---|---|---|
通天岩寺 | 赣州章贡区通天岩景区 | 唐代 | 江南最大石窟群之一,保存宋代造像359尊、题刻128品,融合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 |
寿量寺 | 赣州章贡区古城内 | 宋代建炎年间 | 保留宋代“穿斗式”木构架,清代重建,有“寿量寺记”碑等珍贵文物,闹中取静 |
光孝华严寺 | 赣州章贡区老城区 | 南唐保大年间 | 华严宗道场,宋代千佛塔(雕刻1008尊小佛),千年银杏,古寺秋景闻名 |
天竺山寺 | 赣州经开区天竺山 | 明代万历年间 | 登高望城胜地,明代古钟、清代碑刻,可俯瞰章贡汇流与赣州全景 |
FAQs
问题1:赣州最值得游览的寺庙是哪个?推荐理由是什么?
解答:若论最值得游览的寺庙,通天岩寺当属首选,其一,它集“石窟艺术、佛教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江南罕见的石窟群与寺庙建筑相映成趣,既能欣赏宋代造像的精美,又能感受丹霞地貌的奇险;其二,景区内景点密集,除通天岩寺外,还有观心岩、忘归岩等,游览内容丰富,适合半日深度体验;其三,交通便利,位于城区近郊,是赣州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的典范。
问题2:赣州寺庙的建筑风格有何特点?
解答:赣州寺庙建筑风格融合了宋、明、清三代的特色,同时带有赣南地域特点,宋代寺庙多采用“穿斗式”木构架,结构简洁,如寿量寺保留的宋代梁架;明清建筑则注重装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常见龙纹、花卉等雕刻,体现南方建筑的精致,因赣州多山,许多寺庙依山而建,如通天岩寺、天竺山寺,建筑布局顺应地势,错落有致,形成“山寺一体”的独特风貌,这也是赣南寺庙区别于平原寺庙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