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广胜寺法师的修行与传承有何深意?

广胜寺作为佛教历史悠久的古刹,位于山西洪洞县霍山南麓,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修缮与扩建,不仅以其元代壁画、琉璃飞虹塔闻名于世,更因一代代法师的坚守与传承,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广胜寺法师群体既是宗教修行的践行者,也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精神纽带。

广胜寺法师

在历史长河中,广胜寺法师的角色始终与寺院兴衰紧密相连,唐宋时期,寺院香火鼎盛,法师们以研习经论、弘法利生为己任,推动天台宗、华严宗等教义在当地的传播,元代是广胜寺艺术的巅峰期,琉璃塔与水神庙壁画相继诞生,法师们不仅参与宗教仪轨的规范,更与画工、工匠合作,将佛教教义融入艺术创作,使壁画成为“会说话的佛教经典”,明代因地震损毁,寺院重修,法师们带领信众募化资金,重建殿堂,确立了“农禅并重”的传统——白天劳作、坐禅,夜晚诵经、研习,既保证了寺院自给自足,也深化了修行实践,近现代以来,广胜寺历经战乱与动荡,能禅法师等高僧大德以坚韧之志守护道场,1949年后,法师们积极配合文物保护工作,使元代壁画免遭破坏,1974年,当《永乐宫壁画》迁移时,广胜寺法师还提供了宝贵的修复经验。

当代广胜寺法师的修行生活,严格遵循“戒、定、慧”三学,日常作息以“晨钟暮鼓”为律,凌晨4点,法师们齐聚大雄宝殿,参加早课,诵《楞严咒》《大悲咒》,绕佛、拜愿,以清净心迎接新日;6点过斋(早餐),遵循“食存五观”,将饮食视为滋养色身、修行的资粮;上午9点至11点为禅修时间,在禅堂结跏趺坐,观照自心,或研习《法华经》《华严经》等经典;下午参与寺院劳作,如种植蔬菜、维护殿堂、接待信众,践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精神;傍晚为晚课,诵《阿弥陀经》,回向众生,日复一日,在规律中滋养定力与慈悲,除日常修行外,法师们还承担弘法职责,每月举办八关斋戒、佛七法会,为信众开示佛法;针对现代人焦虑、迷茫等问题,开设“生活禅”讲座,将“烦恼即菩提”的理念融入日常,引导信众以平常心面对生活。

广胜寺法师对文化传承的贡献尤为突出,作为“国之瑰宝”的元代壁画,其保护凝聚着法师们的心血,水神庙壁画《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生动展现了元代杂剧艺术,法师们不仅定期巡查壁画温湿度、防止霉变,还与文物部门合作,用传统工艺(如植物颜料修复)进行局部维护,为让更多人理解壁画内涵,法师们编写讲解词,将“六度波罗蜜”“因果报应”等教义与壁画故事结合,使游客在欣赏艺术时体悟佛法智慧,寺院珍藏的《赵城金藏》(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是佛教典籍的瑰宝,法师们曾协助学者整理、影印,让这部“天眼”得以重现,近年来,法师们还推动“佛教艺术进校园”,通过壁画临摹、梵呗体验等活动,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广胜寺法师

广胜寺法师历史贡献简表

时期 代表法师 主要贡献
唐宋时期 澄观法师(华严宗四祖) 在广胜寺弘扬华严教义,奠定“教观双美”的修行传统。
元代 广济禅师 参与水神庙壁画创作指导,将佛教故事与民俗艺术融合,推动寺院艺术繁荣。
明代 明心法师 主持重建大雄宝殿、琉璃塔,确立“农禅并重”制度,使寺院恢复生机。
近现代 能禅法师 在动荡年代守护寺院与壁画,1970年代协助《赵城金藏》抢救性保护,奠定文物保护基础。
当代 法海法师(现任住持) 推动“文化寺院”建设,开展壁画数字化保护,创办“广胜寺文化讲堂”,弘法利生。

广胜寺法师的精神,是“慈悲济世,庄严国土”的践行,他们以古寺为道场,以经典为依止,以文化为桥梁,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让千年古刹的梵音与智慧,持续滋养着世人的心灵,正如法师们常说的:“寺院不仅是信仰的归宿,更是文化的根脉。”守护这份根脉,便是守护民族的记忆与精神的家园。

相关问答FAQs

广胜寺法师

问:广胜寺法师的日常修行中,“农禅并重”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答:“农禅并重”是广胜寺法师的修行特色,即“修行与劳作相结合”,法师们每天上午禅修、研习经典,下午则参与寺院劳作,如种植有机蔬菜、维护殿堂、管理寺务等,寺院后院的菜园由法师们亲手耕种,所产蔬菜供寺院斋堂使用,剩余部分赠予周边困难家庭;琉璃塔的日常清扫、殿堂的擦拭等,也由法师们亲力亲为,这种模式既避免了“不事生产”的脱离实际,也通过劳动磨练心性,体现了“运水搬柴,无非是道”的禅宗思想,使修行与生活融为一体。

问:广胜寺法师在保护元代壁画时,面临过哪些挑战?如何解决?
答:保护元代壁画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自然侵蚀,如潮湿环境导致壁画颜料脱落、霉菌滋生;二是人为风险,如游客触摸、不当闪光灯拍照;三是修复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为此,法师们采取了多项措施: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建立恒温恒湿的壁画展示厅;安装红外感应监控,限制近距离接触;组织僧俗信众成立“壁画守护小组”,定期巡查并记录壁画状况;邀请老工匠传授传统矿物颜料修复技艺,确保修复“修旧如旧”,2018年水神庙壁画局部修复时,法师们全程参与,用天然植物胶调和颜料,既保护了壁画原貌,也传承了古代修复技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