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诚信法师 宁波

诚信法师,俗名李诚,1965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州区一个佛教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对佛法怀有深厚情感,1983年,18岁的他于宁波天童寺礼圆瑛法师弟子觉光大和尚剃度出家,法号诚信,此后,他先后前往苏州灵岩山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求学,系统研修佛学经典,1992年毕业后回到宁波,开始致力于弘法利生事业,至今已逾三十载,成为宁波佛教界德高望重的僧人之一。

诚信法师 宁波

诚信法师的修行之路,始终以“解行并重”为准则,他在天童寺常住期间,从知客、僧值等基层岗位做起,每日坚持早晚课诵、过斋、坐禅,严格遵循丛林清规,将戒律持修融入日常,他常对弟子说:“佛法不在文字中,而在行住坐卧处。”除了个人修行,他尤为重视佛学教育,1998年参与创办天童寺僧伽培训班,担任主讲法师,讲授《法华经》《楞严经》等经典,结合现代弘法需求,开设“人间佛教”“当代僧伽素养”等课程,培养了近百名年轻僧才,2010年,他推动成立宁波佛教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学术界整理、研究宁波佛教史料,宁波佛教志》《天童寺志》等著作填补了地方佛教研究的空白。

在弘法利生方面,诚信法师秉持“人间佛教”理念,积极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弘法方式,他注重讲经说法的通俗化与实用性,每周六在天童寺“般若讲堂”开示,内容涵盖《心经》《金刚经》等基础经典,也涉及现代人如何用佛法应对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等实际问题,每次开示吸引数百信众参与,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超百万,他还推动“佛教走进社区”活动,带领弟子定期前往宁波各社区、养老院、学校,开展公益讲座、慈善慰问,累计举办公益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逾万人次,2018年,他发起“宁波佛教文化周”活动,通过梵乐演出、书画展览、学术论坛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宁波作为“东南佛国”的历史文化底蕴,活动被评为“浙江省十佳文化品牌活动”。

诚信法师的慈善事业,始终以“慈悲济世”为宗旨,聚焦弱势群体帮扶,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第一时间组织宁波佛教界捐款捐物,筹集善款300余万元;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他带头捐款50万元,并成立“抗疫志愿小组”,为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送去防护物资和生活用品,针对宁波本地困境儿童,他于2015年发起“童心向阳”助学项目,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00余人次,帮助完成学业;在鄞州区、北仑区等地设立“爱心素食点”,每日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提供免费素食,至今已服务超10万人次,他的慈善行动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传递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多次获得“宁波市慈善先进个人”“浙江省宗教界公益之星”等荣誉。

为更清晰展示诚信法师在宁波弘法事业中的主要贡献,以下为其部分重要活动概览:

诚信法师 宁波

时间 活动名称 地点/机构 与影响
1998年 天童寺僧伽培训班创办 天童寺 培养年轻僧才,为宁波佛教界输送骨干力量
2010年 宁波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市佛教协会 整理佛教史料,推动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
2015年 “童心向阳”助学项目启动 鄞州区、北仑区等 资助贫困学生500余人,覆盖宁波10余所中小学
2018年 首届宁波佛教文化周 天童寺、市文化中心 梵乐、书画、论坛结合,吸引参与者超10万人次
2020年 抗疫慈善行动 宁波市各社区 捐款捐物超300万元,服务一线人员及群众2万人次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诚信法师尤为重视宁波佛教文化的保护与活化,他主持修复了天童寺“藏经楼”,组织僧人对馆藏的3000余册明清佛教典籍进行数字化扫描,建立“宁波佛教数字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他还推动“佛教+艺术”融合,邀请知名艺术家创作以宁波佛教为主题的书画、雕塑作品,天童十景》组画被宁波博物馆永久收藏,2022年,他倡导成立“宁波佛教梵乐乐团”,挖掘整理失传的“天童梵呗”,在国内外巡演20余场,让千年梵乐重焕光彩。

诚信法师常说:“出家的使命,是让佛法成为众生的良药,让慈悲成为社会的温暖。”三十余年来,他始终以寺为家,以法为业,将个人修行与弘法利生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宁波佛教的文化影响力,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间佛教”的精神,年近六旬的他仍坚持每日讲经、带众修行,常对弟子说:“只要众生需要,我就一直讲下去。”他的言传身教,已成为宁波佛教界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更多人走向智慧与慈悲。

相关问答FAQs

Q1:诚信法师的弘法理念是什么?
A1:诚信法师秉持“人间佛教”理念,强调“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他认为佛法不应脱离现实,而应融入日常,帮助现代人解决心灵困惑、提升生命品质,他注重讲经说法的通俗化,结合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经典深意,倡导“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让佛法成为指导人生的智慧源泉。

诚信法师 宁波

Q2:诚信法师在宁波的慈善项目主要有哪些?
A2:诚信法师在宁波的慈善项目涵盖教育、扶贫、医疗、助老等多个领域,主要包括:“童心向阳”助学项目(资助贫困学生)、“爱心素食点”(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提供免费素食)、“抗疫慈善行动”(为一线人员提供物资支持)、“困境家庭帮扶计划”(为低保家庭提供生活补助)等,这些项目由他发起并带领佛教信众落实,累计投入善款超千万元,受益群众超10万人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