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四川涉藏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藏传佛教寺庙,这些寺庙不仅是信教群众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甘孜州始终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深入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地区实际推进寺庙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有效维护了宗教和睦、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在依法管理寺庙工作中,甘孜州首先以完善制度体系为基础,构建起“国家+省+州+县”四级宗教法规政策框架,国家层面,《宗教事务条例》明确了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宗教活动开展等基本规范;省级层面,《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结合四川实际细化了操作细则;州级层面,出台《甘孜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事务条例》,针对藏传佛教寺庙特点,对民主管理、财务管理、文物保护等作出专门规定;县级层面则结合各寺庙实际制定“一场一策”管理方案,形成上下衔接、权责清晰的法律制度保障,州、县两级宗教部门联合司法、公安等部门,定期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讲,累计培训寺庙民管会成员、宗教教职人员2万余人次,推动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为推动依法管理落地见效,甘孜州重点强化寺庙民主管理机制建设,全州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均成立寺庙民主管理委员会(民管会),由宗教教职人员、信教群众代表等组成,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民管会严格按照章程履行职责,在寺庙日常管理、财务收支、文物保护、消防安全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确保寺庙事务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运行,针对部分寺庙存在的历史遗留建筑安全隐患,州宗教事务局联合住建部门制定《甘孜州宗教活动场所建筑安全管理办法》,指导民管会开展建筑安全排查、修缮和日常维护,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200余座寺庙安全隐患整治,保障了信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宗教活动管理方面,甘孜州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原则,依法规范宗教活动举办,大型宗教活动实行审批备案制度,明确活动时间、地点、规模、安全预案等要求,由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联合保障,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日常宗教活动中,严禁宣扬宗教极端思想、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同时尊重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需求,保障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州宗教事务局联合网信、公安等部门建立网络宗教信息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空间中的非法宗教活动,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为提升依法管理效能,甘孜州还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针对个别地区存在的私设聚会点、非法传教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场所23处,教育劝返非法传教人员45人次,在寺庙财务管理方面,推行“财务公开、制度透明”管理模式,要求民管会定期公示收支明细,接受信教群众和宗教部门监督,杜绝乱收费、违规开支等现象,加强寺庙文物保护,联合文旅部门制定《甘孜州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对寺庙内文物进行登记造册、修缮保护,全州重点寺庙文物保护率达100%,有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藏传佛教优秀文化。
通过依法管理,甘孜州寺庙管理逐步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宗教领域持续保持和谐稳定,寺庙民管会依法履职能力显著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不断提升,寺庙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据统计,全州90%以上寺庙被评为“和谐寺庙”“平安寺庙”,涌现出一批批爱国爱教、持戒守法、服务社会的先进典型,为促进甘孜州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甘孜州寺庙依法管理工作仍需持续深化,部分偏远地区寺庙法治宣传覆盖面有待扩大,个别寺庙管理精细化程度需进一步提升,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深度推进仍需探索,甘孜州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完善宗教事务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创新管理方式,推动寺庙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甘孜贡献力量。
相关问答FAQs
问:甘孜州寺庙依法管理是否会限制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
答:不会,甘孜州寺庙依法管理的核心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既保障信教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确保宗教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宗教事务条例》明确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依法管理旨在规范宗教事务,防止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维护宗教和睦和社会稳定,这与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并不矛盾,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宗教领域的和谐有序。
问:甘孜州如何确保寺庙依法管理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答:甘孜州通过多措并举确保寺庙依法管理的长期性和有效性:一是健全长效机制,将寺庙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确保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宗教干部和寺庙民管会成员培训,提升依法管理能力;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对寺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四是注重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政策法规进寺庙活动,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法治意识;五是推动社会协同,形成宗教部门牵头,公安、司法、文旅等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形成管理合力,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寺庙依法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实现宗教领域持久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