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盐城永宁专法师的身份背景与在佛教传承中的影响是什么?

坐落于黄海之滨的盐城永宁寺,始建于东晋义熙年间,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这座古刹不仅是苏北地区重要的佛教文化地标,更因一代代高僧大德的住持而焕发 spiritual 光彩,永宁专法师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坚定的修行实践和慈悲的济世情怀,成为当代佛教界备受尊敬的僧人,他的一生,是“人间佛教”理念的生动践行,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鲜活注脚,更是一座连接信仰与生活的精神桥梁。

盐城永宁专法师

修行之路:以戒为基,以定为体,以慧为用

永宁专法师的出家之路,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追问,年少时,他便常于寺中听闻晨钟暮鼓,目睹僧众清净梵行,内心对“生死大事”的思索日益深切,18岁那年,他毅然于永宁寺剃度,礼当时住持慧明老和尚为师,法名“专”,取“专精一行、志求道果”之意,剃度后,法师首先严持戒律,每日诵《梵网经》《四分律》,将“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融入日常生活,即便在细节处也未曾懈怠,他曾言:“戒如大地,能生长一切善法;若无戒基,则如空中楼阁,终将倾覆。”

为深入经藏,法师先后赴镇江金山寺、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参学,在金山寺禅堂,他坐破蒲团,参究“念佛者是谁”的话头,于行住坐卧中体究心性;在灵岩山佛学院,他系统研习《法华经》《华严经》《瑜伽师地论》等大乘经典,尤对《楞严经》“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的奥义多有契悟,数年寒暑,他不仅完成了佛学院的学业,更在实修中奠定了坚实的定慧基础。

2010年,法师受具足戒于江西庐山东林寺,得戒和尚传印长老殷殷嘱托:“佛教之本,在于修行;修行之要,在于利生。”此后,他回到永宁寺,协助老和尚复兴道场,同时深入经教,结合现代信众根器,探索契理契机弘法路径,多年来,他坚持“解行并重”,每日晨起礼佛诵经,午后坐禅观心,夜晚阅藏备课,即便在弘法繁忙之际,也未尝中断一日功课,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僧家风范,为年轻学僧树立了榜样。

弘法实践:契理契机,悲智双运

作为当代僧人,永宁专法师始终秉持“人间佛教”思想,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主张将佛法智慧融入现实生活,解决众生的烦恼困惑,他的弘法事业,涵盖讲经说法、教育培养、慈善公益、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全方位的济世情怀。

在讲经弘法方面,法师善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深奥义理,他每年于永宁寺举办“佛学夏令营”“法华经”“地藏经”等专题法会,针对现代人的焦虑、迷茫、家庭矛盾等问题,从《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中开示“放下执着”的智慧,从《善生经》的“六方礼”中阐释家庭伦理与人际和谐,他的讲经深入浅出,既有经文的严谨依据,又有贴近生活的生动案例,深受信众欢迎,每逢法会现场,座无虚席,甚至有专程从上海、南京等地前来的听众。

盐城永宁专法师

在教育培养上,法师深知“僧才兴则佛教兴”,2015年,他推动成立“永宁寺佛学研修班”,面向青年僧侣和居士开设戒律、唯识、中观等课程,亲自担任《沙弥律仪》讲师,要求学员“以戒为师,以法为依”,研修班至今已培养僧才50余人,其中多人赴佛学院深造或住持寺院,他还注重儿童佛学教育,开设“少儿国学禅修班”,通过《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诵读、书法、茶艺等课程,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与慈悲心。

慈善公益是法师弘法的重要实践,他常说:“佛法不仅是智慧,更是慈悲;不仅要自利,更要利他。”2016年,盐城遭遇“6·23”龙卷风风灾,法师第一时间组织僧俗弟子成立“永宁慈善救灾小组”,筹集物资100余万元,奔赴灾区发放食品、衣物,并协助重建家园,此后,他发起“永宁爱心助学”项目,每年资助盐城周边地区贫困学生200余名,直至其完成学业;设立“临终关怀”小组,定期前往养老院、医院,为临终者提供心理疏导与助念服务,让生命走得安详。

在文化传承方面,法师重视永宁寺的历史文化价值,寺院内现存有宋代石经幢、明代铜钟等文物,他带领团队对文物进行保护性修复,并整理《永宁寺志》《历代高僧传》等文献,编纂成册,他还推动举办“佛教文化与艺术展”,通过书画、摄影、禅乐等形式,让公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举措不仅守护了文化遗产,更让佛教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社会影响:道风峻肃,感召一方

永宁专法师的修行与弘法,不仅使永宁寺成为苏北地区的信仰中心,更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严持戒律、清净修行的道风,感染了无数信众;他慈悲济世、服务社会的行动,让更多人感受到佛教的正能量。

许多接触过法师的人都说:“师父虽是出家人,却像一位亲切的长者,总能用最朴实的话解开我们的心结。”曾有一位因生意失败而抑郁的居士,在法师的开示下明白“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从此放下执着,重新振作;一对因家庭矛盾濒临离婚的夫妻,在法师调解下学会互相理解,重归于好,这样的故事,在永宁寺不胜枚举。

盐城永宁专法师

永宁寺已成为盐城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信众数十万人次,法师常对僧众说:“寺院不仅是修行道场,更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我们要让信众来这里,不仅能种下善根,更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在他的带领下,永宁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宗教活动场所”“全国和谐寺观教堂”,成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典范。

永宁专法师弘法实践概览

领域 形式与成效
讲经弘法 《法华经》《地藏经》《心经》等专题法会;“佛学夏令营” 年均举办法会10余场,参与人次超5000;夏令营覆盖青少年及信众,培养正信根基
教育培养 “永宁寺佛学研修班”;“少儿国学禅修班” 研修班培养僧才50余人;少儿班学员超800人,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与专注力
慈善公益 “6·23”龙卷风救灾;“永宁爱心助学”;“临终关怀” 救灾筹集1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余名;为500余名临终者提供关怀服务
文化传承 文物保护(宋代石经幢、明代铜钟);编纂《永宁寺志》;“佛教文化与艺术展” 修复文物3件;出版文献2部;艺术展吸引观众超2万人次,促进文化传播

相关问答FAQs

问:普通人如何向永宁专法师请教佛法问题?
答:永宁专法师通常在每月的“法信交流日”(农历每月初八、廿三)于永宁寺客堂接受信众当面请教,也可通过寺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留言,或参与法会时现场提问,法师会根据问题类型,通过开示经典、分享公案或结合生活实例给予解答,若需深入交流,可提前联系客堂预约面谈时间(需说明问题要点,以便法师更好地准备)。

问:永宁寺的慈善活动有哪些参与方式?
答:信众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永宁寺慈善活动:1. 物资捐赠:每月第一个周六为“爱心捐赠日”,接受全新衣物、图书、学习用品等(需符合捐赠要求,可通过公众号查看详情);2. 善款捐赠:通过寺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慈善公益”通道,选择“助学”“救灾”“临终关怀”等项目进行定向捐赠;3. 志愿服务: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者可报名加入“永宁慈善志愿者团队”,参与扶贫助学、社区服务、活动协助等实地服务(需提前提交申请,参加岗前培训),所有捐赠款项及物资使用情况,寺院会定期在官网和公众号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