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座承载着六朝金粉与十朝都会厚重历史的古城,不仅以秦淮风月、明城墙闻名,更因悠久的佛教文化被誉为“佛都”,自东晋高僧法显在此译经,到南朝梁武帝“舍身同泰寺”,佛教文化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星罗棋布的寺庙中,有的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有的闪耀着建筑艺术的瑰丽光芒,有的则因佛教圣物成为万千信众的精神家园,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南京著名的寺庙,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与底蕴。
南京著名的寺庙众多,它们或依山而建,或隐于市井,每一座都如同一部立体的史书,记录着南京的兴衰变迁与佛教文化的传承发展,以下为部分代表性寺庙的基本信息概览:
寺庙名称 | 地理位置 | 始建朝代 | 核心特色 | 历史地位 |
---|---|---|---|---|
栖霞寺 | 栖霞区栖霞山 | 南朝齐 | 千佛崖石窟、舍利塔 | 三论宗祖庭,中国四大名刹之一 |
鸡鸣寺 | 玄武区鸡鸣山路 | 梁武帝 | 药师佛塔、胭脂井 |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 |
灵谷寺 | 玄武区紫金山 | 南朝梁 | 无梁殿、灵谷塔 | 明代皇家寺院,禅宗名刹 |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 江宁区牛首山 | 唐代(现重建) | 佛顶宫、佛顶骨舍利 | 佛教圣地,现代建筑艺术典范 |
毗卢寺 | 鼓楼区上海路 | 明代 | 毗卢佛铜像、汉传密宗道场 | 汉传佛教密宗祖庭之一 |
定林寺 | 江宁方山 | 南朝宋 | 上定林寺遗址、李商隐隐居地 | 金陵律祖,律宗重要道场 |
惠济寺 | 浦口区汤泉街道 | 南唐 | 古梅(元梅、汉梅)、园林景观 | 江北第一古寺,赏梅胜地 |
栖霞寺位于栖霞山中峰西麓,南朝齐永明年间(483-493年)由明僧绍舍宅为寺,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这里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唐代高僧吉藏在此创立三论宗,其学说远传日本、朝鲜半岛,成为东亚佛教的重要流派,寺内的千佛崖石窟开凿于南朝,历经宋、元、明、清不断雕凿,现存佛龛294个,造像515尊,大的高数丈,小的仅盈寸,或庄严慈悲,或飘逸灵动,被誉为“东南敦煌”,寺内舍利塔始建于隋代,七层八面,高约15米,塔身刻有《金刚经》和飞天、力士浮雕,是南京现存最古的石塔之一,每年深秋,栖霞山的枫红如火,与古刹的飞檐翘角、千年石窟交相辉映,构成“春牛首,秋栖霞”的胜景,成为南京最负盛名的秋景之一。
鸡鸣寺坐落于鸡笼山东麓,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原名“建初寺”,南朝梁武帝时扩建,规模宏大,僧侣达千余人,达“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梁武帝曾四次“舍身”同泰寺(鸡鸣寺前身),由朝廷出资赎回,推动了佛教在南京的盛行,寺内有药师佛塔,高44米,七层八面,塔内供奉明代药师佛铜像,塔周设栏杆,每层有四门,登塔可俯瞰玄武湖全景,寺旁的胭脂井,相传为南朝陈后主与张丽华避难处,井栏石上留有“胭脂井”三字,见证了六朝兴衰的悲歌,鸡鸣寺以“南朝第一古寺”闻名,春季樱花盛开时,寺内300余株樱花如云似霞,成为南京春日最浪漫的打卡地之一。
灵谷寺位于紫金山南麓,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年),原名“开善寺”,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灵谷禅寺”,并定为“天下第一禅林”,当时占地500余亩,僧众数千人,寺内无梁殿全用巨砖砌成,不用一木一钉,东西长53.8米,南北宽37.85米,高22米,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殿内供奉着明代铜铸药师佛,灵谷塔原名“阵亡将士纪念塔”,九级八面,高66米,塔内有螺旋式台阶,登塔可远眺紫金山全景,灵谷寺自古以“无梁殿、宝公塔、八功德水”为“灵谷三绝”,加之古松参天,环境清幽,曾是明代皇家寺庙,如今既是佛教圣地,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虽为近年重建,但牛首山作为佛教圣地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地藏菩萨曾在此“修行说法”,景区内的佛顶宫是核心建筑,以“佛顶骨舍利”供奉地,建筑融合了唐风与现代科技,金顶、穹顶气势恢宏,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被誉为“当代建筑奇迹”,佛顶宫分为禅境大观、舍利大殿两部分,其中舍利大殿的佛顶宫穹顶高约21.2米,穹顶外部为鎏金铜瓦,内部以飞天、莲花等图案装饰,舍利供奉在七宝莲台之上,四周以金丝楠木雕刻的“华藏世界”环绕,佛顶骨舍利是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2010年发现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是世界佛教圣物,它的迎请与供奉使牛首山成为全球佛教徒心中的圣地。
毗卢寺位于鼓楼区上海路,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汉传佛教密宗的重要道场,清代以来,毗卢寺逐渐成为南京佛教活动中心,1926年,能海法师在此创立“密宗研究会”,推动汉传密宗复兴,寺内核心建筑为“大雄宝殿”,供奉着明代青铜毗卢佛,高6.5米,莲花座千佛环绕,工艺精湛,为寺内镇寺之宝,毗卢寺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楼,两侧为钟鼓楼、配殿,整体风格庄重典雅,寺内古柏参天,四季常青,是都市中的一方净土,也是研究汉传密宗文化的重要场所。
定林寺位于江宁方山,始建于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分上定林寺与下定林寺,其中上定林寺为“金陵律祖”慧照大师弘法之地,是中国佛教律宗的重要发源地,寺内有“定寺泉”,水质甘洌,常年不涸;还有李商隐隐居遗址,晚唐诗人李商隐曾在此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千古名句,宋代以后,定林寺逐渐衰落,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重建,但其深厚的律宗文化底蕴和文人雅士的典故,仍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寻古探幽。
惠济寺位于浦口区汤泉街道,始建于南唐,原名“汤泉禅寺”,清代康熙帝南巡时赐名“惠济寺”,寺内有“三株梅”,分别为元梅、明梅、清梅,其中元梅“冬天下雪开花”,树龄约700年,为南京一绝,惠济寺也因此被誉为“古梅名园”,寺内还有“惠济泉”,泉水清澈,常年流淌,与古梅相映成趣,惠济寺不仅是江北重要的佛教场所,更是赏梅、品泉的胜地,每年梅花盛开时,举办“惠济寺梅花节”,吸引众多市民前往。
从栖霞山的千年石窟到牛首山的现代佛光,从鸡鸣寺的南朝遗韵到毗卢寺的密宗庄严,南京的寺庙如同一部部凝固的史书,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也承载着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们不仅是信仰的寄托,更是南京历史、艺术与人文精神的瑰宝,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古都的底蕴,感受信仰的力量。
FAQs
-
南京最古老的寺庙是哪座?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南京最古老的寺庙是位于玄武区的“建初寺”,即现在的鸡鸣寺前身,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作为南京第一座官办寺院,建初寺见证了佛教在南京的早期传播,南朝梁武帝时期,这里成为皇家寺院,规模宏大,奠定了南京“佛都”的基础,其历史意义在于开创了南京佛教文化的先河,是研究中国佛教早期发展的重要实物载体。 -
南京哪个寺庙以佛教圣物闻名?圣物是什么?
答: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佛顶宫以佛教圣物闻名,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佛顶真骨,2010年出土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后被迎请至牛首山佛顶宫长期供奉,佛顶骨舍利的发现与供奉,使牛首山成为全球佛教徒心中的圣地,对促进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