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镜佛教

丽水香火最旺的寺庙是哪座?有何缘由让它备受信徒青睐?

丽水古称处州,地处浙西南,山水秀美,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在这片土地上,寺庙星罗棋布,承载着信众的信仰与文化的传承,位于莲都区南明山麓的广福寺,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灵验的民间传说,成为丽水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之一,每日香火缭绕,信众络绎不绝。

丽水香火最旺的寺庙

广福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初名“石梁寺”,因南明山石梁洞天得名,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几度兴废,多次修缮,明代万历年间,僧人圆融法师募资扩建,改名为“广福寺”,寓意“广结善缘,福泽众生”,清康熙、乾隆年间,寺内曾住持高僧辈出,香火鼎盛,成为浙东南佛教圣地,近代虽历经战乱,但当地信众多方保护,主体建筑得以保存,改革开放后,政府拨款修缮,广福寺重现昔日风采,1998年被列为丽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庙坐落在丽水市区南明山南坡,背靠南明山,俯瞰瓯江,与北岸的万象山遥相呼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依山而建的建筑错落有致,整体布局遵循“伽蓝七堂”制,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配有钟楼、鼓楼、偏殿、厢房等,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江南寺庙式样,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青瓦黄墙,古朴庄重,山门上悬挂“广福寺”匾额,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手书,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高6.8米,由整块香樟木雕成,法相庄严,工艺精湛,寺内还保存有唐代石经幢、宋代古井、明清碑刻等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寺外南明山摩崖石刻群与寺庙相映成趣,构成“山寺石刻”的独特景观。

广福寺不仅是佛教活动场所,更是浙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唐代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曾到访于此,留下大量诗文题咏,宋代诗人陆游曾游南明山,写下“南明山上千峰秀,广福寺中一磬幽”的诗句,赞颂其美景与禅意,寺内每年举办“观音法会”“浴佛节”等佛事活动,吸引周边地区信众参与,传承佛教文化,民间关于广福寺的灵验传说更是广为流传,相传唐代时,丽水一带瘟疫流行,僧人诵经祈福,瘟疫顿消,百姓感念其恩,纷纷前来供奉;又传清代乾隆年间,一商船行至瓯江遇险,船员默念广福寺观音菩萨名号,忽见江面泛起金光,船只化险为夷,这些传说虽为附会,却寄托了信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广福寺的“灵验”之名远播。

广福寺香火旺盛,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丽水市区近郊,交通便利,无论是本地信众还是外地游客,均可轻松抵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千年古寺的名号与文人墨客的题咏,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人们前来探访,灵验的民间传说与持续的佛事活动,强化了信众的信仰,形成了“有求必应”的口碑,当地政府对寺庙的保护与修缮,以及信众的虔诚护持,也为香火延续提供了保障,广福寺已成为丽水市民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浙南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丽水香火最旺的寺庙

丽水其他知名寺庙概况:

寺庙名称 地理位置 始建年代 供奉主尊 特色
缙云缙云寺 缙云县仙都景区 东晋咸和年间 观音菩萨 黄帝祠旁,山水环绕
云和慧云寺 云和县元和街道 唐代贞观年间 观音菩萨 “浙南小普陀”,江心岛寺庙
松阳延庆寺 松阳县西屏街道 宋代淳化年间 释迦牟尼 千年古刹,宋代建筑遗存
龙泉净因寺 龙泉市剑池街道 明代洪武年间 弥勒佛 山林幽静,宝剑山风景区内

南明山广福寺凭借其综合优势,在众多寺庙中脱颖而出,成为丽水香火最旺的寺庙,不仅见证了丽水佛教的发展历程,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丽水人的信仰与记忆。

FAQs:

问:为什么南明山广福寺被称为丽水香火最旺的寺庙? 答:广福寺香火最旺,主要因其历史悠久(1300余年)、文化底蕴深厚(文人墨客题咏、文物古迹众多)、地理位置优越(市区近郊、交通便利),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灵验传说(如消灾祈福、化险为夷等),寺庙持续举办佛事活动,传承佛教文化,加上政府保护与信众虔诚护持,共同形成了其香火鼎盛的局面。

丽水香火最旺的寺庙

问:去南明山广福寺祈福需要注意什么? 答:参观广福寺时,建议穿着朴素、得体,避免过于暴露的服装;进入殿堂需脱帽,不可大声喧哗,对佛像、僧人要保持尊重;祈福时可随缘捐赠,但不宜攀比;爱护寺庙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触摸文物;开放时间一般为8:00-17:00,建议提前查询,避开节假日人流高峰;交通可选择公交或自驾,南明山设有停车场,方便停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